查看: 2005|回复: 5

我们永远在一起——“苏利文”号导弹驱逐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9 1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想把苏立文号发到海上霸王,但想了想还是单独开贴介绍。他不单单是一艘船,更多的代表着一种精神—我们永远在一起。7 A! T0 X9 x3 Q0 B  m+ e
苏利文USS The Sullivans (DDG 68)
5 S; ~/ {2 h; E0 X% i1 j- X4 Y: M8 A9 H9 u3 n! z, O* \% P
“苏利文”号导弹驱逐舰是美国海军第2艘以苏利文五兄弟名字命名的军舰,它的母港在佛罗里达州的梅波特,隶属于大西洋舰队第24驱逐舰中队。0 t5 n. F) y8 i: X

: G6 m# E; H2 @" S4 q7 y
5 a9 p. I: W4 h% m& N
/ [/ p+ a  P+ p8 L. b关于苏利文五兄弟
+ A$ c" B2 |+ ?
& b% p  X/ w% f$ u$ \( K
" c. v& Z1 ~! r  m0 F! a  f0 k. R& \- v! B5 V- V6 B
以苏利文五兄弟的名字命名的“苏利文”号军舰在美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为它既是对一个美国家庭的深切怀念,也是美国人心中的一个榜样——体现忠诚、勇敢和献身的榜样。# @( n. T/ Q2 t
/ k% S) w3 M6 L3 T
照片上五兄弟分别是(从左往右):约瑟夫(Joseph)、弗朗西斯(Francis)、阿伯特(Albert)、麦迪逊(Madison)和乔治.苏利文(George Sullivan)。
, F3 k/ y+ ?4 X; j! m1 {, @( X, ?5 X0 G
苏利文五兄弟是早年定居在依阿华州滑铁卢的第一代爱尔兰移民托马斯 苏利文和阿莱塔 苏利文的儿子。像所有美国人一样,苏利文五兄弟被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珍珠港的突然袭击所震撼,他们五兄弟决定一起报名加入海军。五兄弟中的乔治和弗朗克斯曾在30年代后期服过兵役,他们也要求重新服役。五兄弟向海军部门请求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在同一艘舰上服役,考虑到五兄弟同时入伍在美国是绝无仅有的,海军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 |8 F) P$ ]& X
9 N& r& y8 ]" s& m) _% O5 l4 M1942年2月,苏利文兄弟被派往刚刚编入现役的轻巡洋舰“朱诺”号(CL 52),并随舰奔赴太平洋战区。他们的加入使“朱诺”号成为美国海军中唯一一艘拥有五兄弟的舰艇。
9 p$ @% e# |% D+ d# T: o: k4 b* h& w8 P- r' \' [
在试航和初期舰员训练后,“朱诺”号在瓜达尔卡纳尔群岛参加了后来历史上称为“不顾一切的冒险”的海战,目的是从日本人手中夺回战争的主动权。代价是巨大的:1942年11月12日夜间,“朱诺”在一次激烈的水面作战中遭重创,舰身极度倾斜,尽管舰员们勇敢地堵漏、修复创伤使军舰避免了倾覆的命运,但是第二天上午11时,一艘日本潜艇发现了“朱诺”号并向它发射了两枚鱼雷,“朱诺”号几乎在顷刻间就葬身海底,舰上的800名舰员中只有115人幸存下来,而苏利文5兄弟中只有乔治 苏利文还活着,在以后的8天里,他同其他幸存者一道无助地漂浮在海上等待救援。但是当救援舰只在一周后赶到时,14名幸存者中已经没有了乔治 苏利文。
' {: h7 f1 e5 {! b9 L$ i8 z' N: x* `4 Q4 B6 q+ I5 l# M1 h" O! L
7 L2 i5 @) G8 N( \' N
0 T! ~% b3 o& F$ u- R/ d( @9 \
当罗斯福总统闻知“朱诺”号被击沉和苏利文五兄弟遇难的消息时,受到极大的震动。他在给五兄弟父母的信中写道:“作为最高指挥官,我希望你们知道,全国人民同你们一样悲哀……我们这些活着继续战斗的人,必须坚信,这样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他们面对死亡的勇敢和刚毅使我更加确信我们的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决心。”总统指示海军部长将一艘即将服役的舰艇命名为“苏利文”号,这个舰名反映出这个事件的核心成分——一个普通家庭的忠诚、守信和自我牺牲精神会创造出壮举。海军将正在加利福尼亚州梅耶岛建造中的一艘原已定名为“帕特南”号的驱逐舰被改为“苏利文”号(DD 537)。从1943年2月服役到日本战败投降的两年里,“苏利文”号驱逐舰走遍整个太平洋,先后参加过特鲁克、菲律宾和冲绳等战役,每次均表现出色、战绩不凡,而且在它整个22年的服役生涯中,舰上再无一名士兵阵亡。( z6 s4 G5 ^, _! R, ~: z

* u$ S, v5 h/ O" C. i今天,这艘“苏利文”号仍在纽约州巴法罗的海军和现役人员公园中陈放,以纪念所有在驱逐舰上服过役的舰员们。
4 k# E/ z% y# V  t
7 v3 O7 D! i, D第二艘“苏利文”号战舰由阿尔伯特 沙利文的孙女凯莉 沙利文 劳斯琳在1995年8月12日亲自命名的,苏利文5兄弟成了这艘军舰建造和被编入现役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五兄弟也成为舰员们的榜样。他们的名言“我们永远在一起”已经融进了这艘舰,并将伴随着它驶向大海。
: V, ?' e% Y! i+ ?$ }4 w! L) V" b; ]8 D$ h
1 B; H- Z6 r- a3 n' F
( I. a; P6 }+ `% |; {' V6 U
在美国,一艘军舰下水服役早已不是新鲜的事了,即便是航空母舰。但是1997年4月19日,在纽约州斯塔腾岛服役的一艘战舰却引起了全美举国上下的关注和反响,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内的数百名军政高级官员莅临现场,出席了这艘战舰的服役典礼。这艘倍受瞩目的军舰就是“苏利文”号导弹驱逐舰,它是以二战期间创下英雄业绩的苏利文一家五兄弟的名字命名的。艾伯特 利奥 沙利文的孙女凯利 苏利文主持了当天的服役典礼,海军上校Gerard D.Roncolato被任命为该舰首任舰长。
1 Z$ \" G+ g6 u0 I( P
6 k$ c) Y7 ~% ~' i7 d* Y4月26日,“苏利文”号离开纽约并于5月2号抵达它的母港梅波特。在两天的火炮射击考核完成后,“苏利文”号于5月27日被部署至西印度群岛。在这次实验性的部署期间,“苏利文”号进行了多次声纳搜索、火炮和鱼雷射击等科目的训练,战舰两度进出罗斯福水道并访问了圣托马斯港。6月29日,“苏利文”号进行了“标准”SM-2 ER舰空导弹实弹发射训练。7月4日,“苏利文”号在梅波特作短暂停留后又来到弗吉尼亚州的外海,在那里参加了由数十艘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共同进行的大西洋舰队区域防空演习。7月12号,“苏利文”号返回梅波特。3 n6 f. ]$ k) H$ M; l/ @

4 Q5 t8 O) l, G, W/ u8 X/ C9月3日,“苏利文”号起程前往缅因州的巴斯造船厂进行工程整改。造船厂为它的外壳重新喷漆并改进了上层建筑、安装了一些新设备和一套武器系统。在2个多月的整改工程完成后,“苏利文”号于11月23日回到梅波特。接着在12月8日出海,参加“企业”号(CVN 65)航母战斗群为期一周的合成训练。. d4 G+ c4 ]' h/ ^: r$ _, N4 Y5 b

( k6 O! i, k. D1 `1 J; i$ m1998年1月,“苏利文”号和全舰官兵开始进行“海上耐久性训练”,它们包括设备、战斗力、驾驶技术和战术方面的练习,以提高战舰和水兵们在海上的持续战斗力并为将来的海外部署打下坚实基础。这次训练一直持续到5月18日,军舰到纽约参加那里的“舰队周”庆典才结束。# H6 O/ x( ]8 B- e9 n7 s$ q2 u1 i5 ?
% V  t- A/ m& m# H' u; ]- H( B  J
' i  {, x7 B8 o! t1 O" ^, E# F3 y
, a7 U8 j5 x! ?9 s
一年一度的“纽约舰队周”在5月26日结束以后,“苏利文”号马不停蹄,又启程前往加拿大城市哈利法克斯,去参加那里进行的北约“统一精神98”联合军事演习。在这次大规模海上演习中,它作为“纳索”号(LHA 4)两栖特谴队的一部分,与来自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挪威、丹麦、比利时和葡萄牙的舰艇进行了一系列战术技术演练,包括:搜救、护航、反潜、防空和争夺制海权等等。演习结束后,“苏利文”号于7月1日返回梅波特。# F. M. I2 j! T+ u
; ]# ]. w( z. w9 \) z0 F
1998年夏,“苏利文”号载着海军学校的学员在佛罗里达沿海完成了他们的实习课程,紧接着在9月4日的交接仪式上,E. Scott Hebner上校接替Roncolato成为“苏利文”号的新任舰长并宣布“苏利文”号将被编入第24驱逐舰中队,该中队隶属“约翰 F.肯尼迪”号(CV 67)航母战斗群。5 o8 i3 N, V2 W6 j+ p. W* G
# Y5 b! b% B: X0 w
1999年10月,“苏利文”号离开梅波特前往地中海展开它的首次前沿部署,在这之前,战舰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月的训练。为了支持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苏利文”号于2000年1月进入阿拉伯海,参加由美国海军主导的海上拦截行动。在中途经过也门的亚丁港时,恐怖分子曾经计划在港内对它发动袭击:他们在用作自杀袭击的小艇上装了大量炸药,没想到那艘小艇在靠近“苏利文”号前就沉入大海,袭击遂告失败。逃过一劫的“苏利文”号在海湾逗留了两个月,于3月下旬离开海湾并在4月底经地中海返回美国。- E* E* t" ~* W/ W

, v0 m0 D) z% F5 h. f为支援美国在全球展开的“持久自由行动”,“苏利文”号随“约翰 F.肯尼迪”号航母战斗群在2002年2月再次被部署至海湾地区,直至8月中旬才返回美国。
! q8 w7 J. }9 N* }+ q( a0 t  S8 {* M! M( R4 I
动工:1993年6月14日
' m) C/ m" t1 k' k2 S( ?$ D下水:1995年8月12日 ! H/ T7 I  e+ `9 u* l' s. v
服役:1997年4月19日 ) U1 }/ L9 X* f2 ^2 \
建造商:巴斯钢铁公司
1 `! v8 Y. U- m4 a& k动力系统: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LM 2500燃气轮机
% z6 Y1 [6 h) l% ^3 E- G' I舰长:154米
0 \- t( Y9 e4 X  L! Z  b# b舰宽:20.4米 $ K7 q8 v1 I; k( J
吃水:9.3米 8 z1 t5 Y# e% ^5 v4 L2 j7 T% i
满载排水量:8300吨 1 M7 X9 e% j. \$ p0 f- H
航速:30节
7 f2 Q5 P9 R+ E/ Y, D/ \4 N舰载直升机:无机库,只有可停放2架SH-60“海鹰”直升机的飞行甲板。
: _. \# T( R8 f/ E3 H# t舰载武器:2座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共90个发射单元。可以发射“标准”防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2座“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门MK45 127mm单管舰炮;2座三联装MK 32 鱼雷发射装置;2座MK15“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 w- x2 _1 @$ V1 B8 i5 v乘员:338人(其中军官23名) , u2 l$ A- V  h' ]) h9 U6 L
隶属单位:大西洋舰队第24驱逐舰中队(DESRON 24)
0 t5 ]# K6 |& `. K6 X, D! x母港:梅波特
5 S  Q( e1 l& y) h" ?0 [+ O+ K7 J
2 q- V; U8 ^* N: }! |5 _海报* e: O$ W; b: U& w) E; r4 E

( l$ x* a" ^* q8 \, ]( J# @( a5 |: P& g" O
, m/ q, @; Q4 u. G0 z- q! p
舰徽
2 f- |( k. ?9 @. d5 Z9 Q/ u0 A$ a' _/ b- @: K6 ?4 W1 u: n
* O# W- n0 W# `
  j0 ?% P, \; R& I, C3 ~
深蓝色和金黄色在美国海军的传统里是大海和卓越的象征。红色象征勇于献身的精神。5把交叉在一起的剑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牺牲在战场上的苏利文五兄弟和他们的爱国精神;那把竖子的剑还表示“苏利文”号已经做好准备,随时为美国而战。11颗星指的是第一艘“苏利文”号驱逐舰(DD 573)获得的11枚战役星奖章,其中9枚是二战期间获得的,另外2枚是在朝鲜战争中荣获的。
4 C) L* C: Y5 H. R- }  M& H8 [; G7 \& D2 `! r4 z) \* y( l* h
三叉戟是海权的象征,同时它还体现了“苏利文”号导弹驱逐舰的现代化作战力量、宙斯盾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火球强调了在激烈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苏利文五兄弟。倒置的花圈作为牺牲的传统象征在缅怀苏利文兄弟。三叶草作为爱尔兰的国花暗示了苏利文的祖籍。6 r+ Y( ]8 o! Q# C% B
) E+ F+ k$ r; p& C
“苏利文”号导弹驱逐舰, `. m5 ?6 x- x# ^, H+ _- S6 b

7 r6 ~7 T( h) _2 u" L" Z$ M
/ g( X, {- ~2 P
8 Y6 n  y' U0 L' h$ v; n# v3 |
2 a1 ~9 ]2 R  E( D: X
2 K9 m5 K2 b0 J# t. J
. \) Q& V5 b" |4 A0 u! ?- C机子图片转自国外网站,非本人所有% g$ r( R8 B$ Y3 ^( z

1 ]; X* |& D8 r# K+ N[ 本帖最后由 十年会 于 2006-11-1 12:15 编辑 ]
发表于 2006-10-29 14: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艘苏利文驱逐舰背后的故事让人遐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1 21: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式样的海军制服还真不多见.
6 Z1 V" ^3 h  R0 O6 B# V  U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1 23: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了Sullivans兄弟的壮烈事迹.
  C% d2 i3 M. {3 Z; m$ c
) F1 u/ w* ]4 n9 i此后美国国防部专门制定了Sole Survivor Policy (单独生还者方针)1 O5 b( A& B- M5 Y
- B/ x2 x' G; |% }. u; k
主要精神就是:同时服役的兄弟不能在同一个作战单位,比如一个连队,一艘军舰,或者一' [+ r: y8 D7 b, Q5 i9 B

+ ]( z4 ^9 r. ?$ @架飞机上./ X* n( Q% h8 m  x" l1 I' M* x

8 W8 i) K0 t& E因此再有了后来大家熟知的<<拯救大兵雷恩>>...
9 g" `( e' r) V- q% G; [6 O: \8 L5 [$ d# u* t; B  Q
[ 本帖最后由 笔架山浪子 于 2006-10-31 23: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01 09: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笔架山浪子 于 2006-10-31 23:32 发表
4 d- H, h3 Q1 ~# L; s因为有了Sullivans兄弟的壮烈事迹.
5 b8 M4 M( u, C, |( h- u9 d
" J* K) H% ]( }& f# J! }' @" B此后美国国防部专门制定了Sole Survivor Policy (单独生还者方针)3 s  ]$ S* m6 \2 {9 k) w; y
% e7 _9 P0 E8 U, }9 `2 O
主要精神就是:同时服役的兄弟不能在同一个作战单位,比如一个连队,一艘军舰,或者一( C% Y) }- E( c5 k/ h+ F

" A* x5 h8 _. q) Y架飞机上. ...

& n, d7 W. X6 b& `: m人家这方面就是做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08-17 18: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军版是最能学到东西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