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感慨,在ZIPPO这个品牌还很年轻的那个年代,George Blaisdell先生跟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对自己的产品如同幼子一般小心呵护,每一次改版生产,都像是自家孩子要去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表演,必须让孩子在人家的眼中无可挑剔,所以这当爹的会对其每一个细节都会反复斟酌修饰。儿子漂亮得体,于是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没有读过George的传记,所以无从去猜想他在创业阶段对ZIPPO投入的感情与心血,但是看看“五大铰链”和“全底刻”时代的底刻,那样密密麻麻的LOGO和产品信息,让我仿佛看见一位父亲赋予孩子的满满的期翼和寄托;又像是要给自己和孩子壮胆,用名牌服饰和文凭给孩子武装起来,以显示自己优秀的血统,让市场对ZIPPO这个孩子心存敬畏。。。。。。
由一个内胆想到这么多,是因为联想起远方一帮做杂志的朋友,是做幻想小说的,我当年也参与过一段不长的时间。
这份事业的源起,是当时有很多年轻人在一个名叫“清韵”的文学论坛乱写乱画,其中有几个家伙笔力沉雄,名声渐起。似乎2000年至2008年间,是大陆幻想文学极速冲向辉煌又迅速没落的几年。这近十年间,有很多人办过杂志,但是发行不了几期就他妈倒闭了,但其中并不包括我们称之为“老大”的家伙办的杂志。
老大的杂志虽然不停地改版、换编辑、换投资方、换出版社、换办公地点,但几年来,老大的杂志一直都健在,而且发行量还不错。记得做杂志的前几期,编辑部的年轻人们整宿整宿地不睡觉,在改稿子、修图、做版面、联系销售,就是没有广告——哪来的广告赞助商呢?除了论坛上的一帮学生读者,鬼才知道天下又多了一帮死办杂志的!
我在编辑部呆的时间不长,所以很多往事都不记得了,记得最清晰的就是当时的版权页——就相当于ZIPPO的底刻——用汉、英、日三种文字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大意就是我们这杂志上的每一篇文字每一张图片都是有版权的,我们都是懂法的,你丫要是敢盗用哪怕一个标点符号,我们就告死你丫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就是装逼、壮胆的,不过就是要让读者和同行们觉得我们很高端很牛逼,就好比初出校门去面试的孩子,都要煞有介事地穿套西装去吓唬招聘者。
等到杂志的发行量稳定了,老大就悄悄地把版权页精简了,就像ZIPPO做到50年代中期往后,底刻是越来越精简,龙飞凤舞地戳个签名体就完事。长大了,自信了。
祝福那帮曾经肩并肩拼搏过的兄弟们,你们一定要做到在纳斯达克上市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