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烽火北京路

11月交流:最后的审判 之 冰封蓝色妖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4: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幅背景取自缪晓春的<最后审判>..这个宏大气势的题材其实并非他所作..
他只是用新的科技手段翻版了原著...
灵感及内容忠于原创作风格..
原作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大型壁画创作 -   <最后的审判>  (1533-1541)   作者: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
内容忠于基督教义..描述的是众生等待将要到来的那一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4: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切题 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烽火北京路 于 2008-11-13 14:39 发表
这幅背景取自缪晓春的..这个宏大气势的题材其实并非他所作..
他只是用新的科技手段翻版了原著...
灵感及内容忠于原创作风格..
原作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大型壁画创作 -     (1533-1541)   作者: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 ...


难怪有点面熟耳熟 真有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5: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一些分享:
米开朗基罗用了8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幅设计精心场面宏阔的巨著..
外在与实际内容本质显示了当时的世界观和技术手段..
米开朗基罗将最后的审判日阐释为仇恨和震怒之日..
充斥在场景内的是绝望和堕落..
还有上帝权力的无情..
这些有形的形象恰恰是无形形象的载体..
人在宽恕,罪恶和惩罚中循环往复..

在缪晓春的创作中我们也同样发现了新鲜的东西..
这些被电脑复制过得统一的形象其实就是缪晓春本人..
统一的形象和分散的形态..发生了强烈的碰撞..
加之黑白的色彩..凸现了对传统架上绘画的颠覆欲..
这里更鲜明的强调了人本身..人的繁衍与生生不息..
可见不同时代同样内容的东西被不同手段加之不同世界观表现出来..
其要歌颂或褒扬的..真是很有出入..
我欣赏这幅作品更多在于他的游戏性..
极具个性和调侃的再现了一个虚拟的虚拟世界..
呵呵..有点绕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6: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半天 兄弟上个背景单图见识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9: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发张米图的局部

缪晓春的图在网上没找到...我翻拍一下稍后发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09: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缪晓春 <最后的审判>

最接近印刷品的颜色..


偏重黑白..











偏蓝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15: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画得多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5: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见过原作..米开朗基罗的是13米多乘12米多..
缪晓春的也没考究过..
我拍的那张小图是杂志上的..也就10几厘米的画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