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号驱逐舰,原是美国海军本森级的首舰,名称来源于一战美国海军最高领导人威廉·本森,二战中该舰一共获得了4颗战争之星。战后,本森号于1946年除役并转为后备舰艇,在1954年2月26日,本森号与同级的希拉里·琼斯号在南卡罗来纳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重命名为“洛阳号”,编号ROCS Lo Yang (DD-14),曾担任蒋介石的座舰。于1974年11月1日除役,1975年出售拆解。
洛阳号(DD-14)驱逐舰是美国海军本森级驱逐舰首舰本森号,该级驱逐舰自西姆斯级驱逐舰改进而来。1939年11月15日由伯利恒钢铁公司动工建造。美国参战后本森号驱逐舰参与了从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盟军运输船团的护送任务,期间还参加了在意大利多次登陆行动的防空保障以及对陆地目标炮击的任务。直到1945年1月本森号才脱离欧洲战区回到美国本土进行维修和训练工作,4月份接到了前往太平洋战区的命令后前往夏威夷海域,之后参加了美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参加多个对日占区的空袭行动。日本投降后本森参与了多次运送美国军队回本土的任务,于1946年3月18日退役后停泊在查尔斯顿海军船厂并被分配到大西洋后备舰队。1954年2月26日根据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协定本森号被售卖给台湾海军并改名为洛阳号,从此开始了作为一艘外籍军舰二十余年的服役生涯。1974年退役后洛阳舰名被美国海军驱逐舰陶西格号继承。在美国海军服役时的本森号(DD-421)陶西格于10月16日至19日在日本停留,之后才继续回国。台风艾达迫使她返回横须贺,她于10月24日再次出发,在中途岛和珍珠港停留后,于11月7日抵达圣地亚哥。1969年剩下的时间都在休假和维修,1970年前三个月安装了两个新的炮台。4月,她进入长滩海军造船厂,在那里她得到了一个新的声纳圆顶。此后,她开始了一项强有力的训练计划,为定于7月部署到西太平洋做准备。然而,这次部署被取消了,陶西格被安排去激活。从8月到12月,她的船员们一直在为驱逐舰退役做准备。1970年12月1日,陶西格号在圣地亚哥退役,停泊在太平洋预备舰队圣地亚哥集团。1973年9月1日,陶西格号被从海军名单中除名。1974年5月6日,她被卖到台湾,在台湾海军服役,改名洛阳号(DD-14)。洛阳号是一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舰艇,独特的声纳圆顶让它的作战样式更加独立且多样化。依靠一线的前沿压制配合烟+水听驱赶敌方驱逐舰,洛阳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六颗星,在朝鲜战争期间获得八颗星,在越南战争期间获得六颗战斗星。驰骋海上三十五载。
以下几张图片来源网络
也是幸运,一次偶然,从一位国外的藏家手中求得此机。对于zippo来说,洛阳号也算是目前为止我所知道最早的中国题材了,在此之前我所知道的最早的中国题材还停留在1956年的中国银行。此机有极高的稀缺性和独有性,作为zippo收藏来说,的确是非常罕见。对于国人来说,能算得上最顶级的题材了。让我们欣赏一下这枚不可多得的1954年满底大五洛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