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39|回复: 66

纯银×古法鎏金×火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04-01 16: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x+ h; c, D( A
从古至今金银结合无非就是最古老的鎏金和错金到现代工艺的电镀和刷镀。以及BWL老表独特的滴金。
, d$ L& H! W5 A: S! H) o: M6 f% {9 e2 A4 c, @3 b. a5 G4 T
/ l- n  e. D. A% c

8 R& B2 H0 K) u3 ]& I: m
; \$ n! K% P) c5 M1 F) z, k9 v3 Y! d
从已出土的文物证实,在战国时期古人已掌握了鎏金技术。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钟”来看,它的鎏金技术已相当的成熟。鎏金技术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掌握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通过开创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了这项工艺。从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鼎”来看,造型有战国早期的风格特征,该墓出土的鎏金铜带钩等也为战国早期的器物。所以,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鎏金工艺初始时间应定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 }0 P9 w- T- \% ]

, p% y4 r" G, k! D( L+ N
3 g. O/ Q0 P5 c* p% A& w, w4 c鎏金 是将金和 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关于金汞剂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 魏伯阳的《 周易参同契》。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银挥发有毒,所以说在古代使用此技法的匠人是用消耗生命来完成一个个作品,当然现代的防护措施好了基本也没事。。% V3 d6 B( {# o4 i
! X0 ^! z/ ^: ~! H! L1 Q2 \( v
本次制作采用的底板为86年首版37复刻型小平头纯银左斜手雕花
2 Y6 P1 o, Z2 ?  k' R( t0 v. {, M& K6 W. s" d+ Z8 Q: y$ J" N" R8 J: B

9 e, n1 e* b1 J& U* I- S" H$ x1 k. _$ A7 u. m3 g6 B# Y7 K9 i. R
在鎏金上加入火彩技法点缀最终呈现妖娆的画幅
% v/ S% k; S( P2 v& E; d$ P9 l1 e- b( i

" J1 J8 a  {5 _4 Y  \  l以下成品及细节欣赏:
7 v. D8 f7 B3 Y0 n; L4 ]5 h! S7 B* Z: z; e" L  E

6 f+ C( U- B; `% M# r: A; B2 [3 H# {9 H: R: o9 E, I
( W/ ]( M0 B5 l! g

+ v. _, o( R$ p; I+ Y: F' c在底刻部分zippo的Logo处也做了少量鎏金及火彩。/ T2 x1 ]) \- ]4 D( E  f

3 J4 g0 V* K- ]1 ~9 L% R) Q
; S+ \, A$ }9 O/ A& _0 y
/ r6 T; {) B# |在贴子最后预告今晚上拍此作品,因为没米搞事情了 要回血。。
: _3 P- F% O2 A! @5 m9 E8 D, Y) U5 X6 [3 ~, j
发表于 2021-04-01 16:5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04-01 17:0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04-01 17:0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04-01 17:0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ice,这个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04-01 17:0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 ?/ W7 S  K3 D
恭喜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04-01 17:1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t* T1 u4 z) {+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04-01 17:2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04-01 17:2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04-01 17:2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