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版主genebird版主大哥的解解答,这两天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学习了军版朋友的帖子,我感到自己之前没有做功课就草率发帖非常抱歉,因此想重新再发次这枚黑裂打火机,我想通过一只打火机能够了它更多的二战历史才是更有意义的,下面就附上查阅的一些相关文字供大家参考。(所查阅的资料来自百度)- {% c& d( k3 O; n+ Q8 |
美军“中缅印战区”(CBI战区)的臂章6 k+ e6 V; F) j" U% V1 A0 a. P
中缅印战区(CBI)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对其在中国、缅甸、印度所部署的地区的称谓。在这一战区知名的部队包括飞虎队、驼峰航线上的运输和轰炸部队、建造中印公路的工程兵部队以及麦瑞尔突击队。6 t, w9 C3 K. b
- x& j* n& x) ^ S
中文名 K& L' p/ i/ d% {5 m6 A7 p5 [- z
中缅印战区, r5 R* _1 E& p0 y0 S
外文名' ~/ P9 |# b* i3 ~
CBI
1 u3 q4 j4 q0 s L# K# H时 间2 U' p6 c l# }
二战期间0 v: G0 k2 C+ G7 w
定 义
3 Y: i! n& B9 C- Z5 c5 v6 E0 ]" d美国陆军在中国、缅甸、印度的地区
& e3 [. t) b5 [" U% F战区司令3 a7 I4 x! c& l- ^5 Q
蒋介石
7 f. ^5 {+ d' g+ S参战国+ \: l) x0 a1 G0 b: l3 c3 y
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印度、缅甸
- M8 g$ D/ n6 m' }8 s' E9 V- L- b0 M. @( }! R
一、形成0 k/ q! n1 [; [! [: e6 n' U8 v
1942年12月底,日军进攻缅甸。滇缅公路受到直接威胁。仰光是滇缅公路的入口,日军占领仰光就等于切断了中国唯一与外界相连的国际运输通道。
; E8 M6 ~# w$ K+ N) m- h, G美国不希望看到中国因为滇缅公路被切断而退出战争,更不希望日本人攻下缅甸后挥师进攻印度与德军会师。然而,当时美国在缅甸只有不到一千人的部队,英国也仅有三个师,这些部队显然不足以抵挡日军的进攻。所以,美国政府希望中国能出兵与英美军队一起保卫缅甸。
) k4 Y* _( Y# Y3 e8 c" V: l但是英国人并不想邀请中国军队来缅甸。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一旦邀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美国肯定会逐步武装这支军队。英国人狭隘的看法,使保卫缅甸的计划坐失良机,并为后来缅甸的陷落埋下了祸根。2 G6 O; `- Q7 N7 F) ?& Y" I
1942年元月底,日军出人意料地以18000人打败了30000装备精良的英国部队,迅速攻下缅甸的第二大港口城市毛淡棉。在缅甸南部防守的英军溃不成军。这时,英国政府紧急派员求见蒋介石,请求中国赶快出兵缅甸。$ L7 p% E5 V, w) l+ q/ U) ^, A
" K. p/ L1 Y2 E" Y2 h2 E二、主要指挥官" C1 o8 E/ V$ B7 Y% R
英军7 U8 m' A. m, Q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英国陆军元帅。东南亚战区盟军地面部队(即第11集团军群)司令。有“丛林作战之父”之称。)
4 n8 L+ {# w/ ~* q哈罗德·亚厉山大(英国陆军元帅。中东战区总司令、北非战区盟军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团军群司令、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团军群司令和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因指挥突尼斯战役获胜而被封为“突尼斯的亚历山大勋爵”。)
1 E4 b8 |5 }% A1 L D# K2 ^) h路易斯·蒙巴顿(英国海军元帅。1943年起任东南亚战区盟军总司令,率部收复缅甸。1947年任印度总督,提出“蒙巴顿方案”,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1952至1954年任北太平洋公约组织地中海舰队总司令。1955年任英国海军参谋长。)
/ v, O0 p- g0 ^0 L/ l8 J0 S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英国陆军元帅。印度英军总司令、西南太平洋地区美英荷澳司令部盟军最高司令。)
- Y# \ k+ w2 T' w- N- F奥德·温盖特(英国陆军准将。“奥德·温盖特率远程突击部队(钦迪特)”司令)
) T$ [! Z9 ~( r e# s7 P9 e& c9 ]) k A" S
美军
4 }4 m' b' M% Q N; V5 G3 v. Z约瑟夫·沃伦·史迪威(美国陆军四星上将。驻华美军司令、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第3军军长、中印缅战区司令兼战区最高司令的参谋长、陆军地面部队司令、第10集团军司令。)/ ^+ `/ C2 O2 G: v' x
克莱尔·李·陈纳德(美国空军中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飞虎队)指挥官、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司令、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司令、驻华空军指挥官。有“飞虎将军”的美称。): J: K9 W* Y( ~% x: l
艾尔伯特·C·魏德迈(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美国陆军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参谋长、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最高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 H. q5 G& Q/ j
法兰克·麦瑞尔(美国陆军准将。第五三〇七临时支队(麦瑞尔突击队)司令。)
$ d1 o4 H/ _8 {+ s5 `3 D/ ^% E3 f$ G1 p; T0 U
中国远征军
7 c+ m7 ~5 w+ s陈诚(司令长官)、卫立煌(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继任第一路司令长官)、宋希濂(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杜聿明(第5军军长)、孙立人(新编38师师长,后接任新1军军长)、戴安澜(200师师长)、廖耀湘(新编22师师长)等。
! w% |+ Z- \- x: M( ?' J2 K& Y( Y' A
三、中国参战
v! H# F! F" w; ^0 I3 p1 G此前,盟国刚刚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把缅甸、泰国和越南从盟军东南亚战区中划出来,加上印度一起,与中国战区合并,成立盟军“中缅印战区”,由蒋介石出任总司令。会议还决定,由美国前驻华武官史迪威将军出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并担任缅甸战役的中国军队总指挥。& K5 k7 G2 ^7 ~% P3 S+ V1 v, ?) a
1942年2月,蒋介石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其中有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第五军。随同第五军出征的还有第六军和六十六军,组成了抗战历史上著名的“远征军”。
* s/ f8 _; T* L$ T0 W当时,这些部队大量配属了汽车、装甲车和炮兵等特种兵。在畹町,沿途排队等待出境的车辆就排到了龙陵,大约200公里。当时,部队的装备都是最好的:中国士兵戴着树胶眼镜,开着三轮摩托车,还有德国中型坦克,就连5军军部参谋的车都是德国专业的作战指挥车,车内有桌子可以办公,还有装甲。; z- Q3 X. h) \" T. q) v# K
+ v6 w& i% ~* S/ ]: X四、第一次远征
! r# A, f. i" _& w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远征缅甸:
. H2 ^, I1 }. G+ {1 n) y6 L$ Q远征军出征时,从昆明开始,沿途夹道欢送的民众,一直绵延到一千多公里到缅甸。人们用竹子、树枝搭建彩楼,沿途老百姓和缅甸华侨欢呼:“国军万岁”、“中缅军事合作”、“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愿革命成功,愿自己成仁”等口号。许多人手举“V”字,预祝大军胜利。国旗、鲜花和彩带凌空飞舞。在芒市,远征军司令部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出国誓师大会,长官讲话,呼口号,燃放鞭炮,敲锣打鼓。每一个人都坚信:这一次我们中国军队一定会获得胜利!! C* b( d }/ B
2 P! }6 `2 z( z4 e8 o Z9 [6 s+ K
五、同古阻击战
! w: e3 q( |3 \5 A1942年3月,中国军队沿着滇缅公路开进了缅甸,200师率先到达缅甸北部城市腊戌。正当200师登上火车出发时,前方传来战报:仰光陷落了,英国军队已毫无斗志,正向北部撤来。这是英国政府犹犹豫豫、贻误战机的结果。仰光港的大批中国物资全部落入敌手。
8 x3 s9 D; R0 `% S3 ?一边是野心勃勃的日本军队在北上,一边是志在必胜的中国军队在南下,1942年3月29日,这两支军队在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相会了。 由于英军在连续几次败给日军之后,已毫无斗志,一与日军交火就溃不成军。三月中旬,英军在不打一声招呼的情况下仓皇撤退,一下把我军的右翼暴露给敌人。接着,日军乘势占领了远征军背后的飞机场,把退路也断了。
$ I W5 M* D+ _200师的退路被切断以后,仍继续顽强作战。戴安澜立下遗嘱,准备与同古城共存亡。经过20多天的激战,200师与日军第五十五师团都已精疲力尽,日本第五十六师团赶来,攻破了200师的防线,并形成分割包围之势。鉴于这种情况,第五军军 长杜聿明将军命令新22师火速赶往同古救出200师。经过奋勇奋战,新22师终于帮200师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但此时,这支最精锐的中国部队已经伤亡过半,元气大伤。
# H1 {8 v# U+ X9 b/ L# w1 M% X: p8 Z* g: O/ d
六、仁安羌战役
3 i8 p. h2 Z. Y' L! a200师撤出同古,并没有影响曼德勒会战计划。根据这个计划,中国军队的第五军将布防在曼德勒以南的正面方向,第六军布防在第五军以东,英军布防在第五军以西,当时中美英联军的总兵力近20万,日本三个师团的总兵力是10万,如果盟军齐心协力共同对敌的话,曼德勒会战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在这时,西线的英军又出了问题。4 D9 P8 t, \* `' q
4月中旬,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出人意料地迅速包围了西线仁安羌的英军。英国军队一被包围,马上就乱成一团。这支部队由亚力山大将军率领。亚力山大就是在两年前著名的敦克尔刻大撤退中统帅英军的那位将军。亚力山大可能对撤退远比对作战要精通得多,他匆匆组织了多次突围,但毫无效果,军心大乱的英军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下一触即溃。眼看数万英军几个月前在新加坡向日本投降的一幕就要在仁安羌重演。6 k: a) y3 G2 c: P ~; q
4月16日,中国军队新编第38师赶到仁安羌。这支部队的一个团在坦克的掩护下向日军阵地发起猛攻,半天以后,包围圈被撕开,救出了被围多日的英军。中国军队又在他们身后坚守了三天,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和新闻记者五百多人。* y3 G: h3 L5 a9 t
仁安羌战役是中国军队入缅参战后的第一个胜仗。把英军救出来的新38师师长是位颇有学者风度的军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号称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军——孙立人。孙立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赴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攻读军事,并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著名的军校毕业。1932年松沪抗战中,孙立人就因为战功突出而屡受嘉奖,但是真正使他崭露头角的还是这次仁安羌战役。
& o u$ k8 ?% q: g
" w$ h [. G) \) ]- u- K此外,这枚臂章的产生很有趣,是为美国大兵和英国佬打群架时分清“敌我”而制。
* n, `8 X, w9 E) Z7 C8 G7 i中缅印战区建立不久,由于美国人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仓促参战的,什么东西都准备不足,就连这个战区的美国士兵的夏季服装也是如此。史迪威将军只好同意在印度当地购买一些本地的凉爽服装,实际上就是一些英国军队的短裤和轻便的丛林衬衣。
) }& U+ o2 N" @$ |* p d这样麻烦出现了,在印度的卡拉奇(Karachi),美国士兵和英国士兵混穿一样的服装。当宪兵要这些在城市闲逛的士兵回基地时,却辨认不出他们到底是美国兵还是英国兵。据史迪威司令部参谋,外号叫做“粉红”的史迪威将军的副官弗兰克·多恩(Frank Dorn)上校的回忆,“当美国宪兵来镇压成群结队的士兵在大街上的斗殴和吵闹时,结果发现英国士兵用柳条棍打伤了英国士兵的头,反之亦然。”也就是说,美国人也打伤了自己人。
/ }$ Z7 g2 N! m8 s+ Z0 s. X这样,每一边加深了对另外一边的抱怨。卡拉奇的英国司令官气急败坏地要求史迪威将军搞一些标记或者是徽章来把美国人和英国兵区分开来。弗兰克·多恩回忆说:“然后老头子(指史迪威)对我说,‘多恩,你来办这个事情。’”2 R3 k' ^. q( X8 j& @- x/ U2 _
后来成为了驻云南的中国远征军美军顾问团的团长的弗兰克·多恩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特别对绘画有很深的造诣。他一开始就想到代表美国的这个红白兰盾牌,然后聪明的多恩上校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来代表中缅印战区。他保留了这个盾牌,去掉了盾牌的美国星,代替物是中国的有12个角的太阳(青天白日)和印度的一颗大星。美国的标志物就是红白相间的条形。) V: P9 a' w; K. z! h3 C, _1 u, ^6 S
5 i8 A" f. k0 s8 _' l4 w , o3 e& F* s, X9 n% J% }
! E5 G# f) q' c' I* Y5 ?( D
! U# F7 w; }; z, X- l A( v) ]
; D/ e9 N2 i1 ?0 M! t/ l

; s. J1 M9 T" C( I: r& J9 L: x / {, H7 X, q! i3 h M: ?

2 B9 O' J! @, ^8 X' T ; `# W2 j& ~& t) m6 W9 Q
* G. l+ i" m/ @# l T6 N/ R8 M
9 A% I# B5 `* S4 f2 B$ J

% ^9 Z! d3 a! B: G" f # a' |+ R& V& c; f# F1 X K2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