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我们在干什么呢?
1966年对于中国来讲它是一个界线:
1957—1966 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 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钢、原煤、原油、发电量、金属切削机床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建立起来;许多新兴科学技术,如原子能、喷气技术、计算机、半导体、自动控制等也有了较快发展,国家建设形式一片大好!
然而时间来到了1966年5月---------------文革开始了---------------------
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那一年远在大洋彼岸的一个资本主义邪恶代表国家的火机厂出产红色的棉底竟然鬼使神差的暗合了历史上中国那红色的峥嵘岁月。。。。。。
为了红色,为了中国的记忆!






"企业号"航空母舰(CVN-65)
“企业”(ENTERPRISE)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1964年,“企业”号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途中无需加油和再补给,历时64天,总航程3万多海里,充分显示了核动力的巨大续航力。
开始建造日期: 1958年
开始服役日期: 1964年
舰员:3215名,其中军官171名;航空人员:2480名,其中军官358名;旗舰人员:70名,其中军官25名
满载排水量:93970吨 航速:33节
主尺度:总长342.3米,型宽40.5 米,吃水11.9米 飞行甲板:长331.6米,宽76.8米
动力:8座威斯汀豪斯(Westing-house)A2W压水堆,4台威斯汀豪斯蒸汽轮机,209000KW;4台应急柴油机,8000KW,4轴
武器:3座8联装“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3座MK15密集阵;4座MK36-S-RBOC。
弹射器:C13-1型4座
载机:一般配备20架F-14“雄猫”、36架F/A-18“大黄蜂”(Hornet),4架EA-6B“徘徊者”(Prowler),4架E-2C“鹰眼”(Hawkeye),6架S-3B“北欧海盗”(Viking),2架ES-3A,4架SH-60F和2架HH-60H“海鹰”(Seahawk)直升机
服役历史:
1961︰大西洋
June 1962︰地中海東岸
October 1962︰封鎖古巴
May 1963︰和巡洋艦「長濱號」(CGN-9)、「驅逐艦領隊」貝立吉號(DLGN-25, 後改為 CGN-25)在地中海組成「全核」武力,然後開始全球巡航, 稱為「海軌行動」,航行遍及30500哩。
October 1964︰第一次加油
January 1969︰主飛行甲板因為阻尼火箭意外發生爆炸,修復行動持續了數小時。
May 1969︰再役
August 1969︰長時間停泊後第二次加油
January 1971︰再役
1973︰越戰最後一次空襲。停泊改建裝載F-14A以及S-3A艦載機。
April 1975︰西貢撤退
1979-1982︰在普吉灣作主系統現代化.(Bremerton,Washington) 拆掉了特有的SPS-32和SPS-33雷達,換裝SPS-48和SPS-49型雷達, 並裝上三具20釐米火神方陣格林機槍(第一次裝槍式武器)。
September 1982 - December 1984︰佈署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1986︰神祕事件︰蘇聯間諜「帕佛柴可夫」在船底反應爐附近被補。 雖然他在企圖逃跑時受到重傷,後來他還是從醫院逃走了,也許有KGB人員相助。蘇維埃聯邦否認有任 何「帕佛柴可夫」,也否認KGB/GRU有任何在企業號上的行動。(譯按︰這裡神奇了,虛構的電影情節也跑進正史來了!)
January-August 1987︰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佈署,經蘇伊士運河、南非回到西岸。






[ 本帖最后由 navi_hawk 于 2005-12-9 13:2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