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马丁公司简单介绍马丁公司是格伦·卢瑟·马丁于1912年8月16日创办的一家飞行器公司。8 r7 X0 Y( a' N+ l3 U4 M
马丁公司在创办初期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塔安娜制造军用教练机。1916年同莱特公司合并成为莱特-马丁飞行器公司。但马丁后来离开并于1917年9月10日在俄亥俄的Cleveland创办了第二家格伦·L·马丁公司。
1 N/ w( n | U! Q+ R- ?. d马丁公司的第一个成功产品是名为MB-1的双翼轰炸机。美国陆军在1918年1月17日定购了这种飞机。
* J. J& ~! @$ z5 `% G" f1924年, 马丁公司获得了由柯蒂斯设计侦察轰炸机SC-1的订单,这种飞机最终生产了404架。$ ~9 V7 `4 j5 Z4 D" Q: D6 U
1929年,马丁公司离开Cleveland,在马里兰巴尔的摩东北的Middle River建立了新的工厂。
) L& g) r$ B! @% P20世纪三十年代,马丁公司为美国海军生产了水上飞机并为陆军生产了B-10轰炸机。这一段时间马丁公司还为泛美航空公司的旧金山到马尼拉航线生产了著名的中国快船水上飞机。) `$ t" q* t/ \3 I9 Z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丁公司的成功产品包括B-26掠夺者型轰炸机,A-22马里兰型轰炸机等。& m& H1 ?; s2 J8 c: x
战后的著名产品包括B-57堪培拉型夜间轰炸机等。
9 O8 L6 w3 o' |0 e7 D( x马丁公司于1961年同美国玛丽埃塔公司合并成为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最终于1995年同洛克西德公司合并成为洛克西德·马丁。
' _0 F ~3 e8 c& B8 N威廉·爱德华·波音,詹姆士·史密斯·麦克唐纳,唐纳德·维尔斯·道格拉斯,劳伦斯·贝尔等着名航空企业家都曾经是格伦·L·马丁公司的雇员。
" I- | ^* b! n, A' p+ r0 E* f' N3 D5 I) e4 i! ~( M5 n
1960年同期马丁公司研发的军事武器:& U" v* ~2 r, f1 r; O
AGM-12 “小斗犬”
y! J$ p3 M+ l' l% R2 X8 ~. E4 s' J国别:美国 2 ^; p# d+ D$ o+ \: A# g& H0 k
类型:空对地(舰)导弹
' E' K/ E% Q0 |3 p6 N2 v号:AGM-12
* \' b- M8 D6 K( P2 b
2 K" c4 @" d" c$ j( L AGM-12 “小斗犬”是美国马丁公司于5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一种无线电指令制导的空对地(舰)导弹。该弹有多种改进型,如 AGM-12A/B/C/D/E等。其动力装置除 A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外,其余各型均采用预包装液体火箭发动机。各型“小斗犬”导弹的尺寸、弹径、战斗部等均有差别,但布局形式一样,都采用鸭式布局,面积较小的鸭式控制舵装在头部,面积较大的十字形弹翼位于弹体尾部。它们的制导与控制方式也相同,均采用目视跟踪无线电指令制导。这种导弹可由战斗机和攻击机等挂载,用于攻击敌方的交通枢纽,海上舰船、防空阵地、桥梁等目标。 1964年,美军首次将这种系列导弹用于越南战场,取得了有限的效果。由于各型 AGM- 12的性能、尺寸存在差异。为此,我们只列出产量较大的AGM-12C的数据作参考。该弹长4.07米,弹径0.44米,翼展1.18米,发射重量82.2千克,战斗部重454千克,最大射程16~ 17千米,最大速度M数2.4。
* c5 A% G! f3 E1 r2 k/ d# c7 m' q( p9 E2 N0 W" K
" r; G9 @0 {& k# I+ M
& o5 S, D' ~/ M/ F3 O+ j& p8 Z- h/ r
+ L, R0 ]) ~8 N% E: ?% Y8 b
( q8 @& x! b* i1 U$ Q% S& Q8 P
研制机构: 马丁·马丽埃塔航空航天公司
1 H' i; i+ o$ i% D; W! n" _
/ d/ W! t, {0 ~6 {3 h; a' a3 W* u9 W& {
中文名称: 潘兴Ⅰ MGM-31 A
* Q0 N0 l5 }7 g* @6 S9 T) y/ p英文名称: PershingⅠ
6 Y; F% ?1 v( J2 x+ b5 l% a# G$ R
, [& a& y/ R; h9 S/ Z
( A2 v! @* i+ \# ]" S: ]
# g* R5 f. }0 y+ K研制国别: 美国 5 x, H+ J: q0 r% v
8 C: u( W0 B$ t, u D4 q# n4 i

+ X2 \! @. K3 q9 o( \
( n @* o6 Z$ A+ G3 L
4 q4 x% h! q- p. P' m/ |“潘兴Ⅰ”导弹是美国陆军固体机动地对地战术导弹,用于取代“红石”液体导弹,对战区进行快速支援或对前线部队进行一般性支援,导弹代号MG M-31A。1958年3月美国陆军选定了马丁·马丽埃塔航空航天公司作为主承包商,1960年2月25日“潘兴Ⅰ”导弹作首次飞行试验。经过15次研制性飞行试验之后,于1962年6月交付使用,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西尔堡开始部署第一个“潘兴”导弹营(即第三营)。1964年和1965年分别装备驻西德的美军和西德空军。到1967年在西德内卡苏尔姆·斯韦比施格明德基地装备一个导弹旅(即第56野战旅,管辖四个导弹营)和两个西德空军联队。一个典型的导弹营包括三个发射连,一个指挥连和一个勤务连。每个发射连有三个发射排,每个排拥有三个导弹发射架。驻西德美军共拥有108个发射架;两个西德空军联队拥有72个发射架。驻扎在美国本土的第三营主要承担训练教学任务。 ' `: B5 z' V) R; o* {0 Y, y O
' m) [7 X5 F7 ]( s# V
“潘兴Ⅰ”导弹是依照机动、可靠和便于维护使用等原则设计的。它是一个自容系统,整个导弹系统装在四辆覆带车上运输和发射,也可用直升机和飞机空运。
( y5 c$ i d' T3 T+ n“潘兴Ⅰ”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费为6.63亿美元,每枚导弹出厂成本为194万美元(1964财年美元值)。
0 _9 B, _; z! ~
+ B4 i/ i3 q) V& P+ h % L0 T: b7 x8 R% }' E5 h

7 H6 |6 H' h0 D2 q& U, ]! k
% V' s; |; D- n- S9 ^' I 2 a6 y0 Q+ g& n) q
/ R3 Z/ Z5 ~; i4 `
`/ @: Q3 Z" l4 e!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