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T0 z: A9 ?8 S ~" [, C }# S
详解美海军航母战斗群水面舰船各成员的组成与现状
) m: V( R! E) D, G6 {0 R7 N1 f美航母战斗群在不同情况下可能的几种组合:
, H* Y: d2 G2 _ {/ L(一) 航空母舰往往是以航母作战群的形式执行军事任务的,一支航母战斗群的规模和编成并非一成不变,事实上,其规模和组成通常视需要而定。单一航母编队的战斗群通常包括一艘航母,2--3艘导弹巡洋舰或驱逐舰,2--3艘反潜驱逐舰或护卫舰,1--3艘攻击型核潜艇,1--2艘后勤补给舰。这样的单航母战斗群一般用于非战时状态下的战斗巡逻和前沿部署。如美国对海湾地区的军力部署,往往就是由单航母战斗群执行,主要用于控制危机,显示存在。
8 a3 H. s( ]. u% [! P(二)对于常规中等强度的作战编成,美国海军往往使用双航母战斗群的编成模式。这种编队一般包括2艘航母,6—8艘防空型巡洋舰或驱逐舰,4—6艘反潜驱逐舰或护卫舰,2—4艘攻击型核潜艇,另外编队中还包括2—3艘后勤补给舰。在1996年台海危机过程中,美国就排出了2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双航母编队,对我军演习过程进行全程监视。
5 E2 }8 n$ J3 j6 Z- G5 [+ ^2 G1 |(三)在大规模危机出现的时候,美国海军往往组成由3—4艘航空母舰组成的特混舰队,远赴万里之外进行大规模作战。这样一支航母特混舰队一般包括3—4艘航空母舰,9—12艘防空型巡洋舰或驱逐舰,12—16艘反潜驱逐舰或护卫舰,4—6艘攻击型核潜艇,3—6艘后勤补给舰。作战舰只往往多达近40艘,形成一支庞大海上机动作战集团。对于一支拥有4艘核动力航母的特混编队,其空军制空战斗机达56架,战斗攻击机达144架,电子战飞机达16架,预警机达16架!加上为数众多的护航舰只上装备的巡航导弹和舰炮,其强大的对海对陆攻击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像法国这样中等强国海军对海对陆攻击能力的总和!目前全世界拥有60架以上第三代先进作战飞机的国家和地区仅有8个(包括台湾),其中多数为美国的盟国。而美国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上的第三代舰载机的数量就超过50架。事实上,即便集中像法国和英国这样的中等军事强国的全部常规对外打击力量,也无法像一支这样规模的航母特混编队一样,将打击能力延伸到万里之外。这正是美国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最大的威胁所在。
+ ~$ R8 r: D2 ?贴子相关图片: 4 i4 \1 b/ s" c) A: T; h# J% R

- r9 w4 V% a; I; l5 j5 g2 j2 K' \% F" ~& b1 `# [
2) I$ p, K. j! J% c- X4 h$ a8 D5 a' T+ V1 O$ \
水面舰船各成员的组成 9 K: L1 S) W1 T% N. }
一、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 w* `+ m6 I0 O3 R9 o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载机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级航空母舰,也是继“企业”号航空母舰之后,美国的第二代核动力航空母舰。首舰“尼米兹”
3 j9 k) q. F$ a1 Z7 ?( z号1975年建成服役。该级现8艘在役,另有一艘(现在的里根号)在建造中,并计划取代现役的常规动力航母。
# W& f$ N1 `: A2 |* G$ H标准排水量:95000吨 轻载排水量:78280吨 满载排水量:101196吨 2 u8 s9 Q) D" A- o+ |! p' I
垂线舰长:317m 总长:332.9m 舰宽:40.8m 弹射器:c13-1型4座 6 Z" C* h$ [5 B3 ]) u5 a
飞行甲板:长332.9m(斜角甲板237.7m),宽76.8m 吃水:11.3m $ e! I/ a- C+ m5 G1 r
动力:2座a4w/a1g压水堆,4台蒸汽轮机,4轴,260,000马力 航速:30节以上
% L3 D/ l2 c* k. @% N舰员:3184名,其中军官203名;航空人员2800人,其中军官366人 " ~* Q0 E2 ~& f8 k& j) |0 y* B) F9 F
舰载机:20架f-14,36架f/a-18,6架ea-6b,4架ka-6d,5架e-2c,10架s-3a/b,6架“海鹰”直升机
% s7 |4 `) E u5 q& F武器:“北约海麻雀”对空导弹3座,3座“密集阵”6管20mm近防炮
3 w Q2 m7 A) [" t( H) Z贴子相关图片:
. ]6 I, M; r' u6 V- R3 u6 ?/ d8 P _* I5 u, V2 F
* {; u' f% B9 l/ `* x( i3) l7 ^& X9 _0 {7 `& j
“尼米兹”号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家族中的老大,之所以得此命名,是为了纪念二战时期战功显赫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切·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美国还把按照该舰排水量和武器装备建造的同一种航母称为“尼米兹”级航母。
* o6 K9 |; P, ^0 D; B 1966年7月,美国政府扬言要建造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舰载机最多的航母—— —“尼米兹”号。但直到1968年6月,该舰才开始动工兴建,下水时已是1972年5月。
7 K* F- D& S& l% c$ x- T/ u 1979年11月,美国使馆66人被伊朗扣为人质。几个月的幕后谈判未果。美国决心用武力解救人质。“尼米兹”号航母被委以重任。1980年4月25日晚,8架rh -53大型直升机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离开“尼米兹”的怀抱,直奔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的沙漠。在那里,它们要与从埃及苏伊士起飞的6架b-130运输机会合,携载运输机上的90名“蓝光”突击队队员去解救人质。怎奈“人算不如天算”,由于“尼米兹”平日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舰载机,8架直升机在飞行途中竟然坏了3 架,一架还与运输机相撞坠毁。由于人质无法用剩下的4架直升机运出,营救行动不得不宣告流产。“尼米兹”号航母第一次参加实战就这样“走了麦城”。 o7 ^" N2 [+ A; v% `8 X$ D' j' `
“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是“尼米兹”家族中的老二,“大号”“德怀特·d· 艾森豪威尔”,与美国第34任总统“同名”。它于1970年8月开始建造,1975年1 0月下水,1977年10月编入大西洋舰队服役。 1 [& ]5 P( O) w, ?8 K
“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自从服役后就东跑西颠地忙于值班任务,至今还没有什么辉煌战绩。惟一值得骄傲的是,它“忍饥挨饿”的本领比同门几个兄弟都强。1984年4月11日,“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带着“贴身侍卫”——“弗吉尼亚”号和“南卡罗来纳”号两艘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去印度洋与“尼米兹”号大哥 “换岗”。谁料返回母港休整的“尼米兹”一去不返,数月不归。可怜的“艾森豪威尔”只好在茫茫大海中苦熬。凭借舰上可以持续使用13年的核燃料和一万吨航空燃料,“艾森豪威尔”终于坚持到年底,把“尼米兹”盼了回来。从4月11日离家到12月22日回到母港,“艾森豪威尔”号无奈中创下了二战后航空母舰在海外部署时间的最长记录——251天。 + a7 u/ o5 X/ n' D9 a: |
“卡尔·文森”号航母是“尼米兹”家族中的老三,1975年10月开工建造, 1980年3月下水,1983年编入太平洋舰队。这艘以在国会任职达50年之久的卡尔· 文森议员名字命名的航母,实际上是核动力多用途航母的首舰。因为“尼米兹” 号和“艾森豪威尔”号最初均为核动力攻击航母,后来才改装成核动力多用途航母。 6 z `! a: d: [9 G$ E
“卡尔·文森”号在太平洋舰队里兢兢业业地执行着各种战备值班和演习任务,基本上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角色。它惟一一次精彩的表演是在1986年8月。当时,正在北太平洋海域值勤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带领13艘战舰突然进入白令海峡,在那里游弋了两天,给前苏联以很大的震动。这次行动令默默无闻的 “卡尔·文森”号一举成为敢在阿留申群岛以北海域活动的为数不多的几位“英雄”航母之一。不过,在此后诸如海湾战争、入侵海地以及科索沃战争等大的“ 露脸”场合上,“卡尔·文森”都没有再走上前台。 ) U" ]" k# h1 r2 n
贴子相关图片: / G# d8 I- ~. I

# Z- Q/ n* ^# _2 n5 s4
2 I; m7 w2 _/ m6 f r3 s “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在“尼米兹”家族排行老四,1986年10月进入大西洋舰队服役。 “罗斯福”号航母与美国热衷扩张领土的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样富有“进攻性”。1991年1月12日,“罗斯福”号远程跋涉,到达红海阵位。海湾战争中,该舰上的飞机频繁起降,携各种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对伊拉克进行狂轰滥炸。1999年3月下旬,狭窄的亚得里亚海湾“船声鼎沸”,原来是“罗斯福”号率领50多艘战舰蜂拥而至。3月25日凌晨,“罗斯福”号航母上的ea-6b电子干扰飞机,伙同从意大利基地起飞的es-3a电子侦察机,对南联盟的指挥通信系统进行了电子战“软杀伤”。随后,“罗斯福”号航母麾下的13艘巡洋舰、驱逐舰和核潜艇“万弹齐发”,用几百枚“战斧”巡航导弹上演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斧头” 战。两周后的4月7日,从“罗斯福”号上起飞的24架“大黄蜂”又疯狂地向南联盟扑去,多次向其民用目标投掷被国际法禁止的集束炸弹,造成了南联盟平民的大量伤亡。 ; d, Y3 _" F2 @/ m, X0 T* h# N) h
“林肯”号航母是“尼米兹”家族中的老五,1984年11月开工建造,1988年 2月下水,1989年11月编入太平洋舰队服役。美国人为纪念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 林肯而给该航母冠以“林肯”的名号。 8 V) Z9 K: Z7 e: z. j1 Q
“林肯”号是世界上第一艘排水量超过10万吨的军舰,是美国1995年组建的第5舰队的主力舰。临近印度洋北岸的中亚,是美国非常看重的“欧亚大陆岛”的核心地区。根据美国人的观点,谁控制了这一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控制了欧亚大陆就控制了世界。“林肯”号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这一地区。为此,它尽心尽责。1998年8月20日晚,“林肯”号率领麾下的几艘战舰,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向阿富汗和苏丹两国境内发射了近百枚巡航导弹,代表美国对著名的“ 国际恐怖分子”拉丹大打出手,开创了航空母舰进行“不对称作战”的“新纪元 ”。此次行动是美国第5舰队在国际重大事务中的首次亮相,虽然打得很“热闹” ,却没有伤到拉丹一根毫毛。 9 L1 ]" S* L! U0 U: Q5 B
“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第6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于1986年 8月开工兴建,1990年7月下水,1992年7月编入美海军大西洋舰队服役。
% @- c* c$ Y. ?( q) [( i 该舰以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的名字命名,因而也颇有些与众不同的“ 领袖风范”。1992年7月4日是该舰举行下水仪式的日子。来自美国各地的2000多位达官显贵纷纷驱车奔向诺福克海军基地,欲先睹“华盛顿”号的风采为快。时为美国第一夫人的巴巴拉·布什也特地赶来祝贺,还亲手把一瓶陈年香槟泼洒在 “华盛顿”号舰艏。实际上,1990年该舰的命名仪式就是巴巴拉同布什总统一起主持的。万众瞩目之下,“华盛顿”号像一位高贵的绅士,缓缓驶向碧波浩瀚的大西洋,带着时为国防部长的切尼的祝福,“最新和最伟大的科技将‘华盛顿’ 号驶向21世纪”。
l" a1 D) d8 F+ f0 j/ \6 u “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在“尼米兹”家族排行第七,为纪念为美国海军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参议员约翰·斯坦尼斯而命名。该舰于1991年3月开工建造,1993年11月正式下水,1995年6月开始服役于美太平洋舰队。 7 C4 @! V; q/ m ^ s/ g' j
“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和“生命力最强”的水面舰艇,堪称“尼米兹”家族中的佼佼者,能执行攻击和反潜等多项任务,在美军20 世纪末的一系列军事活动中显得异常活跃。不过,由于“斯坦尼斯”号“花钱如流水”,也遭到不少非议。
# y1 v6 N$ t0 k3 g0 Y/ K“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的全部采购费高达150亿美元,从其开始建造到最后退役,共需经费约330亿美元,其中还不包括航空母舰的现代化改装和报废等花费,即使对美国这样的世界首富,也是不小的负担。
* v& A; X! Z; I3 p贴子相关图片: 5 v$ Y4 T) m/ I5 N, p+ G& B% E; T
; S; T4 |$ _: t% ?+ m1 N' E
55 n% p( m1 e/ h n
“杜鲁门”号是“尼米兹”航母家族中的老八,为纪念美国第33任总统亨利 ·s·杜鲁门而得此名。该舰于1998年7月编入美大西洋舰队服役,是现役的“尼米兹”成员中最年轻的。
* N; Q7 K' n1 K1 Y7 B 以推行“遏制”政策而著称的杜鲁门总统大概不喜欢“合众”这个词。20世纪40年代,他否决了制造“合众”号航母的计划。到了20世纪90年代,“杜鲁门 ”的名号再次取代“合众”而被刻在了20世纪美国最后一艘水上“巨无霸”上。 “杜鲁门”号的服役典礼非常风光。时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亲自到场主持。这是自1975年福特主持“尼米兹”号航母服役典礼后,又一次总统主持大型战舰的服役庆典,确实给足了“杜鲁门”面子。 5 n+ J$ p+ j2 M, k7 i' }) r
“里根”号航母在“尼米兹”家族中排行老九。美国为纪念第40任总统而将其命名为“罗纳德·里根”号。该舰于1998年2月开工建造,2000年下水。经过两年的试航后,“里根”号将正式服役,接替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执行任务。 5 O" I( f$ n o# v
“尼米兹”家族中的老幺目前仍在“孕育”之中。虽然先期建造工作已于1999年7月开始,但它至今仍未获得命名,只有一个cvn77的编号。不过,美国海军对“尼米兹”家的“宝贝疙瘩”宠爱有加,不久前又拿出38亿美元的巨款要求制造厂商精心打造。新航母引入了新型的综合作战系统,采用了重新设计的岛式上层建筑,并对机械控制与仪表进行了改进。老幺将于2008年服现役,取代即将退役”的“企业”号航母。 ( v6 t0 I, `" G: j! N8 k- \
贴子相关图片:
8 p0 q2 j) w+ F9 J5 S # Y' T# |1 S' ~; _. |/ c
6) [3 U7 H4 @. x
二、“提康德罗加” 级导弹巡洋舰
" Y. E N# M$ {5 s9 H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当今美国海军最具效能的武器系统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为航舰战斗群提供足够的防空及反舰导弹能力。此外,提康德罗加级亦具有全面性的反潜能力。然而这样优秀的武器系统价格当然不低:每艘单价约为106500万美金。 7 u9 F% H0 w2 Z, Q o3 r" S) M# h
第一艘提康德罗加号(cg 47)于1980年1月开工,并在三年后完工,至今美国国会已批准建造了27艘。这些巡洋舰舰的任务取向如前段所述,为13支航舰战斗群执行对空警戒及摧毁来袭的反舰导弹。最初美国打算建造一种核动力巡洋舰--类似改良过的维吉尼亚级作为航舰的护卫舰,不过由于核动力系统的造价过于庞大,再加上神盾战斗系统的出现,这项计划终遭取消。
; C+ t8 u; X4 K' r, R8 E提康德罗加级是以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设计为基础,使用同样的船体,并使用加长型的燃气涡轮机,也因此减少了许多的设计经费。为了装设神盾/spy-1系统,上部构造较史普鲁恩斯级扩大了许多,其上设有4具固定的阵列雷达天线,两具在前部,两具在后部。每具雷达天线由4100个发射元件组成,4具雷达天线皆由uyk-1电脑控制,可归纳并区分被追踪目标的先后顺序。
/ @& d& a; S, g0 [3 F" O0 X& M神盾系统曾于80年代中后期在利比亚海域展现了其优异的性能,大量减少利比亚战机对美国特遣舰队执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的次数,并在厄多拉多峡谷行动中,协助美军自空中及航舰对利比亚所发动的攻击。神盾系统较先前其他雷达系统最大的改进在于其广泛的搜索距离,如此可使本身有更多的时间做出适当的反应,并可迅速将相关资料传送至附近的友舰上,不过若作战区域过于接近海岸,神盾系统的早期预警能力会略受影响。 2 V; a& V2 f! H6 {1 i
提康德罗加级尚在建造时,其舰体设计曾经过一系列的更改,以增加航行时的耐海性,由于提康德罗加级的吃水较史普鲁恩斯级深了许多,因此在舰首加装了挡板以减少波浪打上甲板的机会,其余改良尚有将烟囱加高等。
8 S# ~9 B5 _4 w) t5 h0 q9 i/ b舰上的长程防空武器为标准二型中程防空,并在任何时候皆拥有可同时控制至多18枚导弹的能力,且另有4枚处于随时待射的状态。近接防御武器为2具mk 15方阵近迫武器系统,每具的射速可达每分钟3000发。舰上两门mk 45 127毫米炮仅能实施面对面攻击,而不具有防空能力,每门的射速为一分钟20发。
( u- {2 T, r: T贴子相关图片:
* T5 p5 }$ P7 ^' z- D $ K7 x+ ^6 }& r# ~4 I- D {+ K
7/ ?) e) C/ ^. I4 D+ o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技术性能指标 : . q. f% g; T9 \, F0 X9 O
满载排水量 9590t(cg48/49),9407(cg49/50/51),9466t(其余舰) " s: M. j2 V6 m: O, k0 G" ~4 q
轻载排水量 7015t
2 q6 j# L+ c) Y' B# F舰长 172.8m $ O, D: R& G5 Q) m5 c9 U. U. z
舰宽 16.8m 5 ^2 o' r6 B! y
最大吃水 9.5m
% J; M. r) D& O6 Z人员编制 358人(24名军官)
9 b, L5 ^) A' m8 w动力 4台lm2500燃气轮机,持续功率64.16mw/86000hp ' l, _8 L @' F5 R ^2 z3 I/ r
最大速度 30kn 5 x3 f! ^# b1 h9 `1 I
续航力 6000n mile/20kn
% \2 S$ H3 W$ P; s' c2 ]防空导弹 "标准"sm-2mr中远程导弹,cg-41~51可载68枚,其余可载122枚 / U1 b, O+ H7 z$ ]8 k: z* s }
舰面导弹 2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斧"巡航导弹. . N+ u z% w. J
鱼雷 2座三联mk32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mod5或mk50反潜鱼雷 ( O f( ?# S" Z; i. A! O6 o1 p' `/ @
舰炮 2座fmc mk45 127mm舰炮,2座mk15"密集阵"近防炮
% O& Z0 `7 I+ o9 ~& ]- }; N# [对抗措施 4或6座mk36诱饵发射器,slq25"水精灵"鱼雷诱饵,slq32v(3)预警/干扰/欺骗系统
0 B% m+ u5 T, r2 h7 @; t作战数据系统 ntds;srr-1,wsc-3,usc-38卫星通讯系统等 0 z7 K/ c8 d5 o+ ?. Y. F* G
火控系统 swg-3"战斧"控制系统,swg-1a"鱼叉"控制系统,mk99导弹引导系统,mk116(mod6或 : C+ ]+ ~3 V) d1 P+ D
mod7)反潜火控系统,mk86mod9炮控系统 : }- a5 A$ t# j0 L: E Z
雷达 spy-1a/b"宙斯盾"相控阵雷达,e/f波段;sps-49(v)7对空搜索雷达/457km,c/d波段;s ! e3 M2 m% J/ j; p
ps-55对海搜索雷达,i/j波段;sps-64(v)9导航雷达,i波段;urn25战术导航系统;spq9a火控 2 T6 z% ?8 q a- Y; e {+ W
雷达/37km,i/j波段;spg-62火控雷达,i/j波段 2 A- H8 {/ \8 |5 v4 v9 f* ], ^
敌我识别系统 mk xii aims upx-29型
" ?+ m8 p+ d7 f T* u声纳 sqs53a/b/c球鼻声纳,sqr19被动拖曳声纳
7 P$ D& @1 o- z& u( l* q0 }0 c% o& y! C; ~直升飞机 2架sh-60b"海鹰"(cg-52开始) 5 B+ \, t1 `! ?5 T+ | B3 }8 J. N
贴子相关图片: 6 x" _; q2 b- c- H; `6 F0 {
T! z* U# H0 {8 d7 V) V
8% J* B A+ J. F
三、“伯克”级驱逐舰
5 s: ^: u* e#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 k6 L- |5 J1 b6 P7 x9 c6 tddg-51“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在世界海军中可谓是声名显赫。它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宙斯盾”系统并全面采用隐形设计的驱逐舰,武器装备、电子装备高度智能化,具有对陆、对海、对空和反潜的全面作战能力,代表了美国海军驱逐舰的最高水平,堪称尖端之舰,典范之作,是当代水面舰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 B% Q \- m) G" m
该级首舰“阿利·伯克”号于1988年12月开工,1991年7月正式服役。这是一个兴旺的大家族,不仅建造数量大,而且型号也多,所以又分为几个子级(或称“批”):ddg-51ⅰ型(该批共建21艘,ddg-51~71)、ddg-51ⅱ型(该批共建7艘,ddg-72~78,首舰“马汉”号1997年10月服役)和ddg-51ⅱa型(计划建造29艘,ddg-79~107,其中首舰ddg-79“奥斯汀”号已于2000年服役),未来可能还将会有新的型别。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舰体和动力装置,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武器装备的改进和更多高新技术的应用。
* f8 P6 a8 g. a/ |# y贴子相关图片:
( z/ x9 x* Q) @8 b6 t- n5 z7 g# U
: z7 [2 h- {5 r9) W, Q9 s' @9 d9 e
★总体性能 6 g# D! Q" B; s% [! P
全长153.8米,(ⅱa型为155.3米),宽20.4米,吃水6.3米,满载排水量8422吨(为9033吨、ⅱa型为9217吨)。主机为4台lm-2500燃汽轮机,总功率10.5万马力,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4400海里/20节。舰员编制303人(ⅱa型380人),其中军官23人(ⅱa型32人)。
, t c+ X X+ Q% X 该级舰一改驱逐舰传统的瘦长舰型,采用了一种少见的宽短线型,长宽比只有7.5这种线型具有极佳的适航性、抗风浪稳性和机动性,能在恶劣海况下保持高速航行,横摇和纵摇极小。它也是美国海军按隐身要求设计的第一型水面舰艇。首先,舰体和上层建筑均为倾斜面,以大幅减弱回波信号。其次在烟囱的排烟管末段安装红外抑制装置,以降低红外辐射量。再就是在机舱段的舰体外表装设“气幕降噪”管路,以降低辐射噪声。
8 w- f# S5 p3 b. e) d% F- p' ~. [; t8 m 为了提高舰的生命力,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减轻战损和在战损情况下保持战斗力的措施。它的作战和通信中心都在主舰体内,重要舱室都敷设了“凯芙拉”装甲;全舰装设了三防用的过滤通风系统,这在美国舰艇上是第一次。所有舱室都采取增压措施,重要系统均有抗冲击加固,能经受水下和空中爆炸的冲击效应。 7 T& k3 ~" i2 N5 ~. F) b
该级舰最引人注目之处当然是著名的“宙斯盾”系统。该系统包括:spy-1d相控阵雷达,spg-62防空导弹火控雷达,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uyk-43计算机,mk-2显示系统,mk-34火炮武器系统,轻型机载多用途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全系统核心是spy-1d相控阵雷达。它的天线由四块八角形的固定式辐射阵面构成,工作时借助于计算机对各阵面上的发射单元进行360度的相位扫描,不仅速度快、精度高,而且仅一部雷达就可完成探测、跟踪、制导等多种功能,可以同时搜索和跟踪上百个空中和水面目标。该雷达的工作参数可以迅速变换,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还能消除海面杂波的影响,可以有效探测掠海飞行的超低空目标。
' Z0 e9 S- G4 M; _4 p2 [; L贴子相关图片: . s3 q. H1 X8 `/ q! }" G( t

2 [% Y; b1 F9 D+ p10/ H2 `3 I" W* @, ?# X: E
★武器装备 - v. ^1 P9 d3 v2 f: ^: B, h* D
·对陆:由mk-41系统垂直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分为对地攻击型和反舰型。其中对地型又分为核装药型和常规弹头型。核装药型射程为2500公里,命中误差为80米;常规弹头型射程为1300公里,命中误差仅为10米。
, b+ }6 }$ }% ^ ·反舰:主要为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ⅱa型将取消该系统)该弹0.9马赫时射程130公里,主动雷达寻的。另有127mm全自动炮1座,射程27公里。
7 h4 Y0 g1 i% c ·防空:由mk-41系统垂直发射的“标准ⅱ”防空导弹。mk-41系统首尾各有1座,载弹量分别为29枚和61枚(ⅱa型为32枚和64枚)。该系统视作战任务决定“战斧”和“标准ⅱ”和“阿斯洛克”的装弹量,但无疑以“标准ⅱ”为主。该弹为指令加惯性制导,半主动雷达寻的,2马赫时射程73千米。末端防御为2座6管“密集阵”系统,射程2千米。另外,ⅱa型将增加用mk-41发射的改进型“海麻雀”近防导弹,该弹长3.7米,重282千克,射程30千米,机动过载50g,速度比原型提高1倍,可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在1个mk-41垂直发射系统的标准贮运发射箱中可装载4枚,这将使该级舰近程反导能力大为提高。 $ f0 l. E% \/ }
·反潜:在ⅰ型和ⅱ型中没有直升机机库,没有驻舰直升机,仅有降落平台和油、弹补给设施,这不能不损害其反潜能力。在ⅱa型舰上将设双直升机库,使其可以携载2架sh-60b/f直升机,反潜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利用mk-41系统,该级舰还可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值得一提的是,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射程增加到20公里。在自身防御方面,它采用2座mk-32-3型324mm鱼雷发射装置,发射mk-46或mk-50型反潜鱼雷。 # U9 Z9 M+ s5 }7 b8 _/ t$ j e8 b/ K
贴子相关图片: 5 P- d; |! E% i0 C
$ w1 u: @; n/ Q h1 h& q4 H1 ]
110 s# }: J, N' w4 ~ u: h8 _
★电子装备 & a' X @" N# o ^
·雷达:1部spy-1d型相控阵雷达,ⅱa型为spy-1d(v)型(带跟踪起始处理器),兼有对空搜索和火控任务。对海搜索为1部sps-67(v)3型,火控为spg-62型,用于“标准ⅱ”防空导弹末制导。战术空中导航雷达为urn-25型。
3 ~- m9 Q; J/ R( n1 l: u ·电子设备:作战数据系统为ntds-5带4a、11、14号数据链,ⅱ型和ⅱa型为tadi×b和战术数据交换或16号数据链。电子战为slq-32(v)2型,ⅱ型和ⅱa型为slq-32(v)3型。三批舰均备有2座超速散射箔条发射器和1座“水精”鱼雷诱饵装置。
8 j* `+ n* |5 w m. h! I& d ·声呐:sqs-53c型球首声呐和sqr-19型被动式拖曳声呐。ⅱa型取消了sqr-19声呐。 ! R2 P X. U4 P+ U6 I
在这里还要特别介绍一下ddg-51ⅱa级。该级舰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战略调整的产物。由于其战略重点从“两强全球对抗”变化为“地区冲突”,从“海上决战”变为“沿海对陆支援”,所以要求新舰应具备远距离续航、浅海反水雷、对陆打击和联合作战能力。为此,该级舰取消了“捕鲸叉”反舰导弹,增设了双直升机库,增加了导弹载量,并采用了诸如抗爆炸气浪冲击舱壁、先进的推进器装置、区域式配电系统、综合生存能力管理系统和光纤数据多路传输系统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可以相信,堪称杰作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将在21世纪大展雄风。
* G, p- ^5 t2 ?6 X: _2 [贴子相关图片: 9 [4 J8 R1 o( [8 |0 i
: x: J1 {/ H9 I9 m K
四、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 m& t2 Q! z6 V' k4 F在60年代,大批服役于美军中的二次大战型驱逐舰已渐陈旧过时,美国海军急需一种能大量替换旧型舰只的驱逐舰,史普鲁恩斯级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设计建造的,其主要任务是反潜,且较上一代驱逐舰大了许多。由于史普恩斯级被要求以有限有经费尽可能增加建造数量,因此虽然是一种大且耐航性极佳的驱逐舰,但却只配置了少量的武器,与其舰身大小有不相称之感。 0 J% r& o5 Y) P1 U9 }7 N: y4 M
史普鲁恩斯级成功的设计也反映在后来的纪德级驱逐舰及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这三种军舰皆使用相同的舰体,这种舰体在设计之初即被要求不使用稳定装置而使舰身的横摆与纵摆减至最低。同时这三种军舰也采用相同的推进系统,主机皆为4具通用电气lm-2500燃气涡轮机,这也是此种主机首次使用于美国的主要作战舰只上。lm-2500在必要时仅需一人在控制室即可*作,经服役后证实了拥有极佳的静音性与高度的效率,由12节加速至32节只需53秒。
" {* g; B8 d4 z% b! B# i史普鲁恩斯级的武装与感测器也经历了多次的改变,这点可由舰上乘员数量的变化略知一二,设计时每艘乘员为什么232人,而目前已增至315人,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六!此外,常有单独一艘史普鲁恩斯级被实施了“仅有一次“(one-off)的新武器系统测试,因此,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即使在同一时期也常有各舰武装不相同的情况。
$ Q8 y; O: i) N它总共建造了31艘(dd963-dd992,dd997),首舰1972年11月27日开工,1973年11月10日下水,1975年服役。全部由利顿工业公司英格斯尔船厂建造。从1982年开始,美国海军陆续在“梅里尔”号等7艘舰上加装2座4联装“战斧”巡航导弹箱式发射装置,这7艘舰计划于2005年陆续退役。其余24艘舰于1986年-1995年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去掉了“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换装了61单元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以发射“战斧”或”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服役直到2018年。1998年美海军还改进了dd968“阿瑟.雷德福”号的桅杆,为21世纪的“圣安东尼奥”(lpd-17)级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开路。
+ ~& ?. F4 H3 C# S! d贴子相关图片:
8 o$ {0 x! V, x5 y' y& {. f
8 n0 s+ {: p( Q, I史普鲁恩斯级基本技术数据: , l6 U3 k' U/ F
排水量:8040吨(满载)
i: S% y* n a) ^# R( M尺度:长171.7米,宽16.8米,吃水5.8米
r$ ^4 ~! ?- k! Q9 g: r7 B动力:4座通用动力lm-2500燃气轮机;86000马力;双轴
6 f" B, B: b0 O: J7 ~! l$ H2 u$ O; x航速:32.5节 4 u* o* a9 x+ } k I: P4 I( ~2 L8 u
续航力:6000海里/20节 . \, P6 r% z4 ?* x$ W; l( W
防空导弹:8联装“海麻雀”防空导弹 - a& i) v8 I8 V( U, B7 b p$ [
对舰导弹:2座4联装“鱼叉”发射装置,射程130公里,0.9马赫;后24艘舰装了61单元mk ; n" X/ X4 i( x" N: e( L
-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以发射“战斧”或”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2 K/ l$ E# a! Q" S$ G! z. e' i
反潜导弹:1座8联装“阿斯洛克”,射程16公里 5 _% z, k6 g. ^- Y- U% E
鱼雷:2座三联装324毫米mk-32 14型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5型鱼雷,射程11公里或者m
* y! ]7 K0 ^& u/ kk-50鱼雷) - d+ R n% o8 I2 c/ R
火炮:2座127毫米全自动炮,射程32公里,射速20发/分 * Y' i3 _1 F8 W4 ?& j. k& h
2座20 毫米6管“火神密集阵”(vulcan phalanx)近防炮
( S3 o& [& i1 k' D* M1 m' _5 G7 o7 c声纳:sqq-89声纳系统(包括sqr-19拖曳声纳,sqs-53b舰首声纳,对潜艇的最大探测距离
, m8 J( K2 G5 _. w9 b) z130千米) . L1 b T' A) R! Q4 ~- {
贴子相关图片: 2 U( q5 T4 I0 m: ^/ t" c: U4 Y

1 ^" |! x: l2 w( k五、“佩里”级 导弹护卫舰 4 I# t) q% Z! T: F1 s
“佩里”级是美国海军最后一级导弹护卫舰,该级舰的主要任务是导弹反舰和防空,因此配备了较先进的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系统,是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最先进的导弹护卫舰自一。“佩里”级也是美国海军首次按费用设计的军舰,具有费效比高的特点。 " E X* ]% D/ j6 W% h
“佩里”级资料列表: ( ]$ T6 k4 K1 N5 l, p4 `" Y
舷号 中文名 English Name 服役时间 / a9 M. W4 v3 }9 ^& e t4 g
FFG 7 佩里 Perry 1977.12.17
3 D: v) h( V# EFFG 8 麦金纳尼 McInerney 1979.11.19
) d$ V) P3 ?1 _: S: l0 M% m+ `$ IFFG 9 沃兹沃思 Wadsworth 1980.2.28 E3 E4 n. L8 P% o. N1 N& _# X
FFG 10 邓肯 Duncan 1980.5.15
( R* f; L7 L9 H6 Y4 QFFG 11 克拉克 Clard 1980.5.9
6 \$ S+ i8 [6 A% J4 N( TFFG 12 乔治·菲利普 George Philip 1980.10.10 ( y* ? O; E E+ P }
FFG 13 塞缪尔·埃里奥·莫里森 Samuel Eliot Morison 1981.10.11
. w7 A4 u. ^- d% Y4 b4 j' P1 E8 ^FFG 14 约翰·塞兹 John H Sides 1981.5.30
" h. [- j- w$ D' N) ?3 ?& `( ^6 YFFG 15 埃斯托钦 Estocin 1981.1.10 + h! T: j9 ^' o+ f" H) n
FFG 16 克利夫顿·斯普拉格 Clifton Sprague 1981.3.21 : w t) Q) d4 c/ r3 X/ |
FFG 19 约翰·穆尔 John A Moore 1981.11.14 & [1 n4 s: s6 `& s# w2 c$ m' T8 ?
FFG 20 安特里姆 Antrim 1981.9.26
1 o, H+ O$ ?$ R5 b# M2 qFFG 21 弗拉特利 flatley 1981.6.20
0 _5 n4 K- q9 Y, z/ s4 R2 NFFG 22 法利昂 Fahrion 1982.1.16
. B: v/ d9 V; z. V3 dFFG 23 刘易斯·普勒 Lewis B Puller 1982.4.17
. g w% m1 o) [, E$ jFFG 24 杰克·威廉斯 Jack Williams 1981.9.19 5 c; q8 z% f2 Y. I% V6 P
FFG 25 科普兰 Copeland 1982.8.7 + ?# e3 Z# z9 x$ ~3 C* ^
FFG 26 加勒里 Gallery 1981.12.5 # ~5 ^7 a; U5 k
FFG 27 马伦 Mahlon S Tisdale 1982.11.27
" K8 _4 {" s' `; R9 O1 N5 A6 WFFG 28 布恩 Boone 1982.5.15
/ n: c; N2 f- x4 M2 q5 o9 I, S; N JFFG 29 斯蒂芬·格罗维斯 Stephen W Groves 1982.4.17
" D) l7 U4 w0 A; LFFG 30 里德 Reid 1983.2.19 , I/ _& k3 F; x' P
FFG 31 斯塔克 Stark 1982.10.23
! e& q# e- I3 o$ C2 i8 p' aFFG 32 约翰·霍尔 John L Hall 1982.6.26 ( I7 f6 x8 A' [7 n% U
FFG 33 贾勒特 Jarrett 1983.7.2 * p9 G1 l0 ]: U" @6 x9 l
FFG 34 奥勃雷·费兹 Aubrey Fitch 1982.10.9 ! K( s8 D1 H& Y
FFG 36 安德伍德 Underwood 1983.1.29 * [: Y* E. J6 q; B, y, d6 ]$ S& l; i
FFG 37 克罗姆林 Crommelin 1983.6.18 $ {3 j/ h& f) ~* r5 m) j
FFG 38 柯茨 Curts 1983.10.8
# N' s& w. \+ m8 x ]! S: ~& D/ TFFG 39 多伊尔 Doyle 1983.5.21 * L) J2 g8 G7 h! Y
FFG 40 哈利伯顿 Halyburton 1984.1.7 - s2 I5 T- Z( K
FFG 41 麦克拉斯基 McClusky 1983.12.10
: ^" n; E' `, J0 ?3 h, S) K4 j2 e' W% MFFG 42 克拉格林 Klakring 1983.8.20
' g0 G1 u8 O, Y6 }" K: v$ s+ KFFG 43 撒克 Thach 1984.3.17
5 ~# \) C7 u' s& d' LFFG 45 德沃特 De Wert 1983.11.19
9 q7 ?& Y2 E- R) [FFG 46 伦兹 Rentz 1984.6.30
* A5 b) X/ S) w1 j( W9 {, _* hFFG 47 尼古拉斯 Nicholas 1984.3.10
' z: v" X3 t! H9 W+ Q* rFFG 48 范德格里夫特 Vandegrift 1984.11.24
. r! N/ ~3 x2 | j Q2 DFFG 49 罗伯特·布雷德利 Robert G Bradley 1984.8.11 9 H& ]' r `. d" K; j
FFG 50 泰勒 Taylor 1984.12.1 . u: k2 Y0 [3 ?" C3 O3 q# i
FFG 51 加里 Gary 1984.11.17
7 Q- j. [4 j$ y& K" GFFG 52 卡尔 Carr 1985.7.27 * O2 N. U8 v! d* L, f6 g0 Q/ y
FFG 53 霍斯 Hawes 1985.2.9 ' v6 h+ G% B( q8 V
FFG 54 福特 Ford 1985.6.29
% f9 V& S7 y5 k$ VFFG 55 埃尔罗德 Elord 1985.5.18
0 S2 @1 E' n( P7 [& M$ CFFG 56 辛普森 Simpson 1985.8.10 6 V H( l8 p9 N/ H6 i5 d# n& ^& E
FFG 57 鲁本·詹姆斯 Reuben James 1986.3.22
) U% m; f4 O/ a" H4 [FFG 58 塞缪尔·罗伯茨 Samuel B Roberts 1986.4.12
* W- s* [& m9 }FFG 59 考夫曼 Kauffman 1987.2.28 , g/ K$ p# b8 U0 }; ^6 F
FFG 60 罗德尼·戴维斯 Rodney M Davis 1987.5.9 . T" w( k0 C" G: t' _6 ^
FFG 61 英格拉姆 Ingramam 1989.8.5
& X" m# s& b. z8 v! Y贴子相关图片:
0 }8 e4 R6 F/ Y n0 b* Y& A) M8 h $ z+ Y, K% r' C" y+ G
这些“佩里”级的护卫舰在其服役期间,广泛活跃在美国海军的任务中。其中“斯塔克”号在1987年的两伊战争被两枚“飞鱼”导弹击中,暴露了美舰的许多缺陷。从此,美国军舰在消防、损管措施、程序及设备方面作了很多改进。1988年4月14日,“缪塞尔·罗伯茨”号在海湾触雷,只后使用辅助推进电机返回了巴林港。
: J0 ?6 S) I9 u1 t虽然“佩里”级的技术先进、战斗强,但其已经不符合美国海军的作战需要。其地位已经由“斯普鲁恩斯”巡洋舰和“伯克”级驱逐舰完全取代,所以该级舰大部分转为了后备役或被封存,部分还以赠送的方式转给了美国的盟国。澳大利亚购买了4艘该级舰,并按照“佩里”级的标准自己建造了2艘,西班牙也购买了6艘,中国台湾也按照其标准建造出了“成功”级护卫舰。可以说,“佩里”级是一种相当出色的护卫舰。
7 w: H+ g; C( ~' R4 Y) k/ Z贴子相关图片:
2 f1 F1 i8 S, a$ `* M3 } ' ?: H$ e) o. h. J6 t6 U
“佩里”级基本技术数据:
2 c! I) ^" P8 X' o6 j满载排水量 3638t
& E5 n/ l7 K1 \3 d/ G5 M+ `4100t(FFG 8、36~61) 1 o; H7 T' ~" ^; g" p4 i
轻载排水量 2750t
5 S9 H2 b9 O* o7 O: ^2 i舰长 135.6m
; |$ m& T' X7 |/ r138.1m(FFG 8、36~61)
& V p. M) G& G: g舰宽 13.7m i3 L- Z- G9 H* i# {! U% ]
吃水 4.5m - H# @+ @/ N) A5 ]
7.5m(含声纳)
, `' ~) t7 E$ q' S人员编制 206人
! B$ }3 U! `0 r Q8 J$ z动力 2台LM2500燃气轮机,持续功率33MW/44000hp,单轴 ! W* L% u7 R0 M; Z3 t/ b% l
2个可收放辅助推进器,功率48.4KW/650hp + i7 x# v: i% w
航速 29kn
" U# U' T0 w$ S9 s m; `续航力 4500n mile/20kn 5 E f# ~1 C/ C( X i% h/ |
贴子相关图片:
% a$ a: R7 ?. l+ s
+ j$ T& k) X9 R, q5 N- D导弹 1座MK13 Mod4反舰和防空导弹共用发射装置
: x5 T+ E0 @3 L" u& B0 w发射"标准"SM-2MR防空导弹,射程46km,速度M2,备弹36枚 1 n/ I7 v k* a) T. P" z$ o
发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130km,速度M0.9,备弹4枚 + L& x- z% }: h+ D3 I; X+ c! i+ h
舰炮 1座"奥托"76mm/62 MK75火炮,射速85发/分,对空射程12km,对海射程16km # W3 A F4 I" \, s* M( X6 q+ N
1座MK15"密集阵"近防炮,射程1.5km 4 [( a: B6 P8 I% d; x! a
4挺12.7mm机枪
# T% I: C! S% k4 V0 }5 p/ p部分舰安装了MK38 25mm火炮
2 C1 b: i; o; U鱼雷 2座三联324mmMK32鱼雷发生装置 ) ?! Z* M: f) j: e
发射MK46 Mod5(或MK50鱼雷),主/被动,射程11km,速度40kn
" j0 X. [ s( T9 f1 G对抗装置 2座SRBOC六管MK36火箭干扰弹发射装置
/ J5 e- r# x5 n& d: [6 E* CT-MK6/SLQ 25鱼雷诱饵 ' y$ a: z( l4 V; \. P1 b1 C
SLQ 32(V)2雷达预警/干扰/欺骗系统 : H6 t. y+ A: V) m1 Z+ v
作战数据系统 NTDS连11/14数据链,SRR-1卫星通讯系统等 # A; M6 C: W3 K
火控系统 SWG-1"鱼叉"导弹制导系统,MK92武器控制系统 - I4 s& f2 I, S
MK13武器制导系统;2部MK24光电指挥仪
' x: [$ ]& o6 E4 }SYS 2(V)2综合防空系统等 4 f- d" K$ A U: z( I& ~
雷达 SPS 49(V)4/5对空搜索雷达,C/D波段,搜索距离457km
! m: f& |1 A, Y. H3 Y3 [( P+ D$ ISPS55对海搜索雷达,I波段
L7 j4 U0 m: x( YURN 25战术导航系统 ( L' f' m) u' r6 S# l: _
MK VII AIMS UPS-29敌我识别系统
4 r& G( B8 `( v" f LSTIR(改进型SPG60)和MK92火控雷达,I/J波段,作用距离110km
% Q+ w1 e0 W4 ~& A- b" z% g2 S声纳 SQS56或SQS53B中频舰壳声纳,主动搜索攻击 / W; A/ {! ?6 Q
SQR19被动拖曳声纳
$ X3 I5 ?% w% r+ F' d部分舰安装了SQR18A,SQQ89(V)2声纳
& n( l6 Q7 z& e8 @+ c/ B直升机 2架SH-2F LAMPS I或SH-60B LAMPS III反潜直升机
8 P' D; `, @# m' z0 E- JFFG 48还装备了加拿大的CL227无人驾驶旋翼飞行器。 5 }# f* N& P7 g, F4 P
贴子相关图片: : y& g) r6 M. H: }3 Y
( ]7 B9 J1 }5 f, X
2 x" l& M6 x6 Z, v' C+ I8 ^/ o
六、海狼级攻击核潜艇 * @7 @* e$ J" s V% A, R
“海狼”级核潜艇代号为SSN-21型,是美国海军的一级核潜艇,也是面向21世纪的世界最先进核动力攻击型核潜艇。该艇原计划建造29艘,但首艇造价23亿美圆,如此昂贵的潜艇,加上冷战的结束,因此美国国会决定只批准建造3艘。该级首艇“海狼”已于1997年7月服役,第二艘“康涅狄格”号于1998年12月服役,第三艘也是最后一艘“吉米-卡特”号改进型预计今年6月服役。 - l1 d8 R" R- e5 O) t% r# [
贴子相关图片:
% l5 C9 Q' Z7 J( {7 C/ q $ ~) F' N: v& v
“海狼”级核潜艇是一种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它不仅是敌方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克星,而且能有效的突破反潜障碍。其突出特点是:
3 t2 ^+ A, _- k: ]; ^6 P1. 战技性能优秀。“海狼”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一艘全部使用高强度HY-100钢建造耐压艇壳的潜艇,长107.6米, 宽12.9米, 吃水10.9米,水面排水量8060吨,水下排水量9150吨,是美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攻击型核潜艇。该艇下潜深度可达610米,水下最高航速达35节,是美国海军航速最高的核潜艇。尤其是该艇比其他艇体略微缩短,宽度和型深却增加较多,这就降低了对声纳信号的反应,使得内部空间增大,灵活性强,机动性好。 : x# I1 B8 _1 B2 W
2. 安静性极佳。潜艇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自身隐蔽性的好坏。为了提高隐蔽性,“海狼”级首次使用X型艉,采用无循环主泵的W压水反应堆,依靠自然循环,降低噪声;采用先进的泵喷射推进器,降低噪声;采用艇体敷设消声瓦技术,消声瓦既能够吸收敌方主动声纳的探测声波,又能够阻隔和降低本艇的噪声辐射。此外,该艇机械动力设备还采用浮筏减振技术。这些措施使“海狼”级噪声水平降至95分贝,成为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海洋的背景噪声是90分贝,“海狼”级的噪声是95分贝,用被动声纳基本上无法探测到。俄罗斯制造的具有“海底黑洞”之称的基洛KILO级636潜艇---不是基洛877,静音效果是105分贝。可见, “海狼”是更为恐怖的武器。) 4 y8 b4 p9 v% }6 Y
贴子相关图片:
7 |- S$ f7 |, C# a2 |& Y- C
! t( W* f- V6 I" r! C* T7 s7 r8 B2 t+ S
3. 攻击力强大。为了能够获得并保持战场控制权,该级艇装备有8具660毫米鱼雷发射管,携带的武器有MK48先进性能鱼雷、USM-84“鱼叉”反舰导弹和UGM-109“战斧”巡航导弹等,载弹量总计达50枚,也可携带100枚水雷,具有很强的攻击能力。
6 z; j& Q% J3 A' R2 Y; P7 C4. 生存能力高。“海狼”级核潜艇结构设计可在冰下恣意航行。为了提高破冰能力,“海狼”级首次将其艏水平舵从指挥台围壳处移到艏部,又把艏部的橡胶声纳罩改成钢制的,防止声纳被冰层破坏,解决了“海狼”级核潜艇冰下生存能力。(“海狼”级的冰下生存能力主要是针对俄罗斯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核潜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装载有22枚洲际弹道导弹,可攻击世界上任何一点的目标,“台风”级全部部署在北极海域,主要在北极冰下巡航,必要时其水平舵可垂直竖立,刺破3米厚的冰层,发射战略导弹。因此“台风”级在冰下航行时,美国包括航母舰队在内的水面反潜力量对其无能为力。针对前苏联庞大的水下核威慑力量,美国才发展出有卓越性能的“海狼”级核潜艇。)
& d# b3 O% @" A: d' s2 q( C贴子相关图片: 5 D! s% [# M5 ?5 @4 m6 B

- N. ~0 i. `+ K0 ^+ a/ B Z+ Y+ [七、“供应”级综合补给船 ( F5 |. A/ i& z& u7 z$ f
[发展简况]
' h" o( h+ |. S: M 综合补给船用以向航母战斗编队供应正常执勤所需的燃油、航空燃油、弹药、食品、备件等各种补给品,美海军一般给每个航母战斗编队配一艘综合补给船,自60年代研制成多种物品航行补给船“萨克拉门托”号以来,共建造两级综合补给船,即“萨克拉门托”级(1964~1970年服役,4艘)和“威奇塔”(Wichita)级(1969~1976年服役,7艘)。若按35年服役期计,“萨克拉门托”级将在1999~2005年先后退役。为加强舰队航行补给能力,80年代初美开始研制一级新综合补给船,这是美海军自1976年完成“威奇塔”级最后一艘船“罗诺基”(Roanoke)号以来首次建造综合补给船,1981年12月开始可行性研究,1983年6月开始合同设计,1984年12月完成合同设计。1987年1月定购第一艘船“供应”号,1989年2月开始施工,1994年2月服役。第二艘和第三艘船分别在1990年5月和1991年12月开始施工,都在1995年服役,总计建造4艘船,第四艘1998年服役,均由国家钢铁和造船公司(National Steel & Shipbuilding Co.)建造,每艘费用356.4百万美元(1990财政年度)。
; S$ y+ k. }# Z' j$ \
, k: o4 N& p# T& a8 N; F& o2 ?[技术特点] " s$ Z! x) X' E1 w# M' M
1.“供应”级排水量较“萨克拉门托”级稍小。全焊接平甲板结构,斜艏柱带球鼻型艏,方艉。上层建筑分设在船前、后部,补给装置设置在中部,艉部有直升机甲板和机库。有4个干货舱,货物传输快捷,每个舱有2部升降机和一些货盘传送机,舱内和甲板上还有运货叉车。携带3架UH-46E“海上骑士”直升机,用直升机进行垂直补给。 . f' |( z/ `2 u9 V& D# p% H, B
2.对动力装置给予精心研究。曾进行蒸汽轮机、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燃气轮机、蒸燃联合和柴燃交替或柴燃组合六种方案研究,结果选择了燃气轮机装置,因为它在速度、续航力和可靠性方面能提供最好的综合效果。最后造用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LM-2500型燃气轮机。航速高机动性强,高达25kn的航速能伴随航母编队航行。 % a4 C' ?3 O; \- M! r0 o
3.设置多个补给站可同时进行干、液货补给。左右两舷有6个横向干货补给站,5个横向燃油补给站,为接受油船、军火船、军需船的再补给,船上备有1个横向干货接受站,3个双软管横向燃油接受站。 ) [ T4 G8 T* I
4.具有较强自卫能力。除配备防御性自卫武器外,还配置多种电子探测设备,以防敌方的空中袭击。 : |: w/ h( n1 N" @% |
0 I; T! n! l' A[性能数据]
0 D2 i: q& T# q* _ 1.主尺度与排水量
% ?$ K3 f+ `* L3 p 满载排水量:48800t 轻载排水量:19700t % H8 ^; u+ ~/ A
船长:229.7m 船宽:32.6m
5 r0 d; ~2 U; B! B! j 吃水:11.6m
+ M( I3 G: o6 _1 ~& X D" U8 \ 2.性能 . q$ G" s* M+ y+ j7 P' H
航速:25kn 续航力:22kn时6000n mile
' x" T5 H8 y1 Z! X6 q 舰员:667人(其中40名军官)
: a3 Q. n) x' g 3.动力装置 ; J2 x o- F0 y4 ], y- H
主动力系统:4台LM2500型蒸汽轮机,持续功率105000马力,双轴。 # P6 N) Y9 F7 a% q* ^
4.武器 4 @4 Q( S, w& p
舰炮:2座MK15型20mm“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 y7 Q$ C6 D9 c9 ?
2座MK88型25mm炮; 4挺12.7mm机枪。 ?0 G" d/ \! A# b) _
导弹发射装置:1座GMLS MK29八联北约“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 g' D- p( M* V7 g- m, H% g( `. ~. ?
: u9 Y! J7 j$ J- a( P) j) D" ]8 d+ n 5.电子设备 ! Q" `% _! r4 m0 P& b* b! `
雷达:1部MK23TAS对空搜索雷达; 1 n: H$ {5 n$ n9 h1 j y
1部SPS67对空/海搜索雷达; $ ?% p3 _+ b6 y! s6 r( e
11部SPS64(V)9导航雷达;
2 ^% x1 v: N/ q& S8 L 1部URN25 TACAN空中战术导航雷达; # n; _- m0 P3 E; N4 l) ]
2部MK95火控雷达。
9 A6 v6 \0 X: ~5 I2 q$ V" ^ 电子战系统:1套SLQ32(V)3电子战系统; & [# u" `8 T8 `2 O; j8 E
4座MK36六管SRBOC干扰火箭;
7 ~1 p9 t7 b( s1 @2 D5 `, l& z 1套“水精”鱼雷诱饵。
' c) m3 i$ A+ ?1 G1 Z9 G( U 通信设备:卫星通信,OE—82,SSR—1,WSC—3。 & A r* g% x w4 u! h
9 X! I' H: P' G m4 y 6.装载能力 " H9 z# o, ?- {. S6 x' Z, J
液货:156000桶燃油、20000加仑淡水;
( n1 D4 q8 N) P: f 干货:1800t弹药、400t冷冻化、250t普通货物。
7 \- F, T# E8 \ I2 t* \* X[装备情况]
; R- }& L+ X! G* N( h 美海军目前装备四艘“供应”级综合补给船:
/ Y) Z/ J1 ]2 r “供应”号综合补给船(AOE6)
% h& W& g4 L$ z “雷尼尔”号综合补给船(AOE7) 0 X* C8 N0 q3 [' K
“北极”号综合补给船(AOE8)
2 B0 I: C N" V8 S; | “桥”号综合补给船(AOE10) 3 s+ [# ^0 x5 F4 y/ B' B
[销售情况] # t1 A. H4 W$ t7 e$ r9 E
目前该舰只装备美海军。 ( s% T P3 S2 V
“埃默里·兰德”级潜艇维修供应船 + [" M ^' h% S+ Q9 I
美国海军为支援当时最新的“洛杉矶”(Los Angeles)级攻击型核潜艇,70年代后期专门设计建造了“埃默里·兰德”(Emory S.Land)级潜艇维修供应船,它是美国海军60年代后期建造的2艘“斯皮尔”(L.Y.Spear)级潜艇维修供应船的改进型,排水量、主尺度及主要设备与“斯皮尔”级相同,但船内舱室布置及部分设备与“斯皮尔”级有所不同,此级船共3艘,均由洛克希德造船和结构公司(Lockhead Shipbuilding &Construction Co.)建造。“兰德”和“斯皮尔”两级船都用来支援攻击型核潜艇。
* z) c3 K9 Y8 I0 N[技术特点]
+ `5 z j# p. H1 A- P; s& l1. 埃默里·兰德”级是美国海军为向攻击型核潜艇提供服务专门设计建造的一级潜艇维修供应船,专门用于支援“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是世界先进的潜艇维修供应船。
" }+ d2 B- j C& U4 ]3 e0 m. g* a2.船体采用长艏楼船型,长艏楼从船艏几乎延伸到船艉。艉部有直升机平台,主要用作垂直补给,无机库。船体采用纵骨架结构。全船有13层甲板。 ; o) c3 T% q, e) h
3.船上有专为“洛杉矶”潜艇提供服务的修理车间和供应品仓库。有50多个修理车间,其中最大的修理车间长30m,宽度与船宽相同,内有车、刨、磨、铣、钻、镗等多种机床,可加工任何部件,车间顶部装有单接轨道和移动非法文字车、可将重物从靠邦的潜艇非法文字运进车间。车间的前后上下有多个专用小车间及各种备件贮藏室。
+ O+ y' ^& d) _6 w2 E1 x4.船内货物搬运便捷。有1套专门设计的船内综合搬运系统。有舱顶非法文字货轨道、升降机、托盘、传送机、滑槽、手推车、铲车、起重机、非法文字杆、托盘推车、链式滑车和非法文字货索套等。全船有8台升降机,4台货物垂直传送机,有4台起重机,1台在烟囱的前面,位于船中心线上,起重力30t,2舷各有1台可移动旋转式起重机,沿106m长轨道前后移动,在非法文字杆水平伸距16.76m时起重力为5t,艉部有1台可促缩非法文字杆,起重力4.5t。为指挥直升机垂直补给作业,船上设有直升机指挥室,配备有特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强力扬声器。 : [: F* x1 F8 B5 h, `4 f
5.上采用450V、三相、60周交流电。除使用船上电站供电外,也可以接受岸电。应急发电机可以满足驾驶设备、内部通信、应急照明、消防、电子设备等的用电需要。 4 M* T; n/ j$ [; H7 K, ?
6. 船上设居住、医疗、娱乐和各种生活服务舱室,可供本船及靠邦维修潜艇上的舰员使用。备有一套综合消防系统,它有海水环形总管、二氧化碳、水幕泡沫、干粉化合物和蒸汽灭火几套分系统。还有一套污物处理设备能收容和处理船上所有液态和固态污物,处理后通过排放设备排放到远海或岸上。每艘船可以同时为靠邦的4艘潜艇提供服务。 % g( G$ b6 h5 _+ o8 S
贴子相关图片:
* q6 `, Z) f% d
5 V, y& {+ u: [8 W* s& p
; }4 \8 e, c |3 p[性能数据]
( ]7 d- _' |3 {; t 1.主尺度与排水量
% M" J- U' Z# G0 X 标准排水量:13840t 满载排水量:23493t
8 U0 B% J4 c* k& H- ?% Z 船长:196.2m 船宽:25.9m
$ `& N0 r. m/ j' {$ k$ l& R& s" s 吃水:8.7m
. f$ E# _* g& f' ?8 S 2.性能
/ b7 A% [6 \7 Z7 D 航速:20kn 续航力:10000n mile/12kn
- V+ p2 e7 g" k1 i 舰员:535人,加旗舰参谋人员69名
& G5 `9 E' e$ e$ D, d0 Y 3.动力装置
. ]: _4 ^* k @, ?0 g! M& R 主动力系统:1台蒸汽轮机,2台锅炉,单轴。
: \- m7 C$ p. J7 N0 { 螺旋桨:1个。 : _* O2 @. P0 V+ U+ j9 F
电站:4台2500kW汽轮交流发电机组和1台1000kW应急柴油交流发电机组。
2 f! s$ N/ B9 E 4.武器
& h1 n2 F' O+ z4 y4 ~& y 舰炮:4座MK67型20mm炮。
0 V/ ^3 z; }0 W" b- v1 Y+ \9 e 5.电子设备
1 v9 x0 p8 O" j 雷达:1部ISC SPS55导航雷达。 & N6 \% F: E. Y* `- f% ]
通信设备:OE—85型卫星通信装置,WSC—3型无线电收发信机。 + Z: t- D9 L. B" b$ N
[装备情况] & B- p2 }4 J! }! K4 L3 n
美海军装备3艘“埃默里·兰德”(Emory S.Land)级潜艇维修供应船:
, F# G4 R, j7 }5 Q- C& h “埃默里·兰德”号潜艇维修供应船(AS39)
: I3 u, [. }9 Q* N5 \ “弗兰克·凯布尔”号潜艇维修供应船(AS40) 2 x2 p! ]/ {# S# y- x1 @
“麦基”号潜艇维修供应船(AS41) & e% @! G7 k, C
贴子相关图片: # r6 N! i' k% E* G! `6 q

5 i# l" Y5 l( E$ c- w6 k4 b“亨利J·凯泽”级燃油补给船
' g) C# Y7 v0 B& h8 u, N
2 `, W# O2 x" ~5 y, q! m% W5 S[发展简况]
' q+ j9 [/ x! f) k8 o# p 美海军原申请建造15艘“锡马隆”级燃油补给船,但只建造5艘就停止了,主要原因是海军认为“锡马隆”级装载量较小,只装载120000桶燃油,而当时海军的所有油船均携载180000桶燃油,为此在1979年4月便停止实施“锡马隆”级建造计划,开始规划一级新船“亨利J·凯泽”(Henry J.Kaiser)级。要求新船能装载180000桶燃油,将作为海军航行补给船队的主要燃油补给船。主要使命是从基地港口到舰队间穿梭支援航母战斗群,并向“萨克拉门托”和“供应”级综合补给船进行再补给。所携燃油足以对航母战斗群进行3次燃油补给。1982年11月美海军与阿冯达尔船厂签订详图设计和首艘船建造合同,1984年8月首艘船“亨利J·凯泽”号开工,1986年12月首船服役。计划建造18艘船,由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阿冯达尔(Avondale Shipyards)船厂和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宾夕法尼亚船厂(PennsylvaniaShipbuilding)建造。
T% N9 `9 l: A' b2 S- D# Z8 `/ r贴子相关图片: : E, M+ h! u" t2 y* O# |2 S
0 E' k' L0 ?2 [" {
A& y8 T/ u# \5 c[技术特点]
5 L4 U8 e: @, F1.“亨利J·凯泽”级按商用油轮标准设计。斜艏柱带有球鼻艏,方艉,有艏楼,二层连续甲板,由13个主舱壁横向分隔,货舱由二个纵舱壁进一步分隔。海上航行补给用绞车均设置在主甲板上,主甲板上面有一连续的上甲板,船上大部分货舱贮装燃油,只在艏楼后端有一小干货舱。上层建筑设在后部,桥楼、居住舱室、机舱均布置在后部,艉部有直升机甲板、无机库,船上不带直升机。桥楼的前端可贮放8个冷冻货物箱。上甲板有无障区,贮放在艏楼干货舱的干货可用铲车运到舯部干货传送站,经上层建筑内中央通道可运到艉部直升机甲板,用直升机进行垂直补给。
& n$ F$ \/ o+ a. p/ k }$ u/ S4 v# g0 ^2. 补给装置设在中部,有5个燃油补给站(左舷3个,右舷2个),2个干货补给站(左、右舷各1个)。
+ _% Q% j9 U, g% i" S( _3.居住性较“锡马隆”级好,居住设备与“锡马隆”级不同,全部重新设计。船自动化程度较高。所有主、辅机从集中控制站遥控和监控,并具有主机的舰桥控制。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监视船上燃油、润滑油、航空燃油的贮量。 ; x+ C' u" |. E. k x0 _
4.由军事海运司令部(MSC)使用,船上配非军人船员,由他们操船,还配一个海军通信分队,在船上实施通信和作战指挥/控制。 - l3 {0 f2 e# G) J) y) r+ h+ z5 W
贴子相关图片: 4 t& N. W3 q8 `6 j4 B) w/ Y

) \ O. D7 m! K C) p1 W) c. L/ U8 C1 y8 P; U; P$ f. @
[性能数据] - E! M( \0 |' U! B3 u4 }
1.主尺度与排水量 . H O9 C+ {6 l- X( ~/ D
满载排水量:40700~42000t 船长:206.5m % Q u* Q" y# P, t( ~' s9 B
船宽:29.7m 吃水:10.7m / J# e3 @6 N1 e" F% J
2.性能
3 |6 W$ q! g0 ~" G5 s) U9 X% } 航速:20kn 续航力:6000n mile/18kn 9 R7 H$ T; p8 J3 E2 e
定员:95名非军人船员,21名海军。
; r# u( ^; u& X6 ~- i3 R9 [5 j! B. q& B5 Y 3.动力装置
. F' d9 h' m8 q# U/ ?3 d3 C 主动力系统:2台Colt-Pielstick 10PC 4.2V 570型柴油机,持续功率34422hp,双轴。
9 f! F4 E- k! R- N/ E$ a 螺旋桨:2个可调螺距螺旋桨。 0 {. @6 n" |; S5 U
4.武器 ) E& b/ H0 `2 Q
舰炮:1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 U- f" g* [8 n* I' @+ Q
5.电子设备 - U6 V$ ? I1 h( @
雷达:1部LN—66导航雷达。
8 O7 y5 C8 K1 s6 M$ u: a9 ~4 o% b 电子战系统:1套SLQ—25“水精”(Nixie)拖曳鱼雷诱饵。 # `, T. ?4 Z8 w: L" a m
6.装载能力
2 A6 `+ {6 F- r/ j( M5 W" o$ X 液货:180000桶燃油。 干货:少量。 0 g1 v2 Z1 T+ B) U" v* {
; q: h9 n) Z Z
[装备情况] ( v4 k3 |# E# |! X. F g% @
由于该级燃油补级船中有2艘出口,2艘停用,所以目前美海军只有14艘该级船在役。
7 ~9 E' H1 L3 }6 N& \# u[经费情况] 6 p/ ~* T- ?/ K+ C- O+ l( _
此项计划总费用为3748.7百万美元(1985财政年度),一艘船费用为142.5百万美元(1989财政年度)。
$ h6 v2 }8 N. c/ t3 _0 t- u[销售情况] ( q, i( M( g K: h5 K
该级燃油补给船中的T—AO191和T—AO192号在1996年出售给了厄瓜多尔。
3 a( ]8 {% b% ]% |, X8 H) J: s7 X: s+ r) S贴子相关图片: 8 Z' U+ ~# ?. t
, {* n7 [$ d6 t% n# u6 Z* S% A k' Y
“鲍勃·霍普”级战略运输舰 j/ k0 {0 A l& N
“鲍勃·霍普”级战略运输舰第六艘“布利廷”号(TAKR-305),“布利廷”号全长950英尺,属于中速大型滚装/滚卸船。它装载货物面积达380000平方英尺,可搭载1000辆轮式或履带式军用车辆以及其他装备。战略运输舰的最大巡航速度为24节,并可以24节速度航行13800海里。
6 Y. I: l' f$ E7 F, y6 @贴子相关图片:
1 d# b7 ]' c* D; ~: N1 u * x: g7 ]' C3 O$ K
( N& ^! i4 W3 c“鲍勃.霍普”级战略运输舰:
8 y8 C! q# I6 z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快速海运船
" z: ?" e# w3 d# | U+ X按美国海军的分类,"Bob Hope"级属Large, Medium-Speed, Roll-on/roll-off ships (LMSRs)(大型中速滚装船),只有八艘"Algol"级才叫Fast Sealift ships (快速海运船),虽然她们的舰种代号都是T-AKR. $ c8 S7 }6 _% C
贴子相关图片:
8 Q! J& T U# D& m 7 S) x* z0 Y) G( }9 H1 V
+ J2 ~7 `# t X2 z% e
贴子相关图片:
$ p# o0 L" E# G3 l6 c; @- n4 F 7 s" c7 `- r* `" w6 ?
.
+ j* u0 d& X! E4 d; |% Q贴子相关图片: ( ^* N6 D8 i- t6 E9 s* |

5 m: _7 u* @- T; Z! ^贴子相关图片:
9 z3 t: g# `2 R y. p& t9 P( K+ U' ?
贴子相关图片:
5 s1 X' U5 l3 |. p5 Y1 o
; J Q4 g# o E& J“锡马隆”级燃油补给船
2 }. e% Q4 {8 d& d, e+ w; i[发展简况]
2 S1 ?3 `! a! v “锡马隆”(Cimarron)级燃油补给船是70年代中期由美国海军向国会提出建造的,当时美国海军使用的燃油补给船大多是二战时期建造的,需要新船置换。其主要使命是从海外基地或美国本土基地向前沿的综合补给船进行燃油再补给,也可直接向战斗舰艇补给燃油及输送少量干货和人员。按向一艘航空母舰、6~8艘伴随驱逐舰提供二次加油能力设计。1976年选定阿冯达尔船厂(Avondale Shipyard)进行施工设计。美国海军申请建造15艘,但国会只批准5艘,均由阿冯达尔船厂建造。
}9 s! e, `3 Q4 ^8 p$ G- Y# ~[技术特点]
+ C x3 c! D6 ~/ H4 s# V7 S" S 1.上层建筑为一个艉部甲板室,驾驶室和其它工作舱室集中在船艉,甲板室后锚一直升机平台,白天可进行垂直补给,船上不带直升机,也没有机库。 . g0 \/ f# R9 {& P2 G
2.补给装置设在甲板室前部。甲板室前左舷设3个液货补给站,1个干货补给站,右舷设2个液货补给站,1个干货补给站。 % |, `. w" X9 v% w3 h
3.原设计燃油容量120000桶,1987财政年度后对5艘船进行船中切断加长工程,使船长由180.5m增到216m,燃油容量由120000桶增到180000桶。第一艘船加长工程在1987财政年提供经费,第二艘在1988财政年,第三和第四艘在1989财政年,第五艘在1990财政年,中部船体段加长工程在1992年底全部完工。 ' h. }3 V6 a# d
$ Q6 M* G% o f, z, Q C9 K. t5 h
[性能数据] % @8 V# y8 V* X9 N6 b. t, ~
1.主尺度与排水量 + } f/ M* I; w$ Y, Y* t2 d, A
轻载排水量:8210t 满载排水量:17933t 7 u5 B7 P% p5 w9 y( T* g8 L( q! D3 H
船长:216m 船宽:26.8m 1 N+ P: X* ^8 q+ @; y" ]: N7 k9 B
吃水:10.7m # G# t9 _. {/ {) J; u
2.性能
0 N; O( r) Q* f6 @! L( l 航速:19kn 定员:135人(其中12名军官),外加90个备用铺位。 + [' _) j8 U; c: D& s
3.动力装置 $ P0 v ^- t; S
主动力系统:1台蒸汽机,功率24000hp,2台锅炉,单轴。 9 f. w$ T# w( l8 J. t" l6 A5 Q
螺旋桨:1个可调螺距螺旋桨。 0 T1 q) U! ^' J3 w* f. x8 ]
电站:3台2500kW蒸汽轮机发电机组;1台750kW应急柴油机发电机组。 ; z6 a) q: U) O1 h. X8 a( j8 v: _& B
4.武器 1 X5 E* H5 L3 }; Q- g/ D9 }
舰炮:2座MK15型20mm“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 E* H* ~4 j% ? G' O; X
5.电子设备 ( L$ v7 N" y% d5 F$ Y# L
雷达:1部SPS55对海搜索雷达(AO177~179),1部SPS10B对海搜索雷达(AO180和186) _( [& j; d' ?3 n
1部LN66导航雷达。 * U6 p* p# R; R/ R5 t8 c
6.装载能力
0 H% R( L+ q7 m) J5 d" J( n: K 液货:180000桶燃油。 ' ~/ l4 f. C; }& W+ z, {
# s" B# {. Q8 D n1 s. Y[装备情况] " ^# h# i6 W9 X& d. F2 f( w3 o
目前美海军装备5艘“锡马隆”级燃油补给船: 8 i( y3 Q" o3 \8 T
“锡马隆”号燃油补给船(AO 177) i- x9 ?7 E" W' T5 l, X1 M
“莫纳加赫拉”号燃油补给船(AO 178)
0 h5 S/ z( X4 e( b! y “梅里麦克”号燃油补给船(AO 179)
& [9 V% k$ u+ g- x, t4 I “威拉米特”号燃油补给船(AO 180) + Z$ p: @& X5 R/ G
“普拉特”号燃油补给船(AO 181)
3 H5 c8 a1 q+ n h. l6 U3 q& f
4 n9 A' I$ U6 b2 C W2 ~[销售情况] # D: y+ }; ]" ^" C% A& B1 l. I7 p
未见报道,该级燃油补给船销售到其他国家。
+ A9 _% K3 W1 U# t' u( }% B贴子相关图片:
, z- Q9 e0 s& v/ H) Z3 W # J9 B% |6 I2 N* L- J3 u
海上预置舰
/ Z+ p6 X3 @$ @: T! }美军的34艘海上预置舰中,有24艘是租用的商船,其中3艘是一类后备役船,1艘是归政府所有的油船。平时这3艘一类后备役船与美国海军编制内的10艘海上预置舰(MPS)组成三个中队,分别部署在西太平洋的关岛、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群岛和地中海的基地,日常配置为迪戈加西亚群岛5艘,其它两地各4艘,战时租用的商船将加入。每个中队可为一个1.73万人的海军陆战队特遣队(相当于一个陆军装甲旅)提供30天的作战支持。
0 c5 z5 N+ [% u3 S/ w: H34艘海上预置舰分别是:T-AK 3005“马特杰”号、T-AK 3006“尤金”号T-AK 3007“斯蒂芬少尉”号T-AK 3008“约翰·鲍博”号、T-AK 3015“哈利·马丁”号、T-AK 3000“路易斯·华杰”号、T-AK 3001“威廉·鲍”号、T-AK 3002“詹姆斯·安德森”号、T-AK 3003“亚历克斯·博尼曼”号、T-AK 3004“富兰克林·菲利普斯”号、T-AK 3017“佛瑞德·斯托克哈姆”号、T-AK 2062“美国鸬鹚”号、T-AK 4496“约翰·帕吉”号、T-AK 4544“爱德华·卡特”号、T-AK 4638“皮特森巴格”号、T-AK 4396“伯纳德·费西尔”号、T-AK 9655“格林·瑞杰”号、T-AOT 5084“切萨皮克”号、T-AO 187“亨利·凯泽”号、T-AFS 9“斯皮卡”号、T-AKR 295“舒伽特”号、T-AKR 296“戈登”号、T-AKR 297“杨诺”号、T-AKR 298“吉里兰德”号、T-AKR 310“沃特森”号、T-AKR 315“沃特金斯”号、T-AO 193“沃尔特·迪尔”号、T-ATF 168“卡托巴”号、HSV-X1“先锋”号(预置舰编号为TSV-1X)。
, C" z1 l* g$ ^1 I" L( b其中的T-AKR 310“沃特森”号和T-AKR 315“沃特金斯”号,是美国海军在1998年后开始服役的大型中速滚装船,共建造8艘,2002年已全部加入现役。该船满载排水量62968吨,航速24节,长290米,宽32.2米,装备两台GE LM2500燃汽轮机。 " d$ V% C) ?2 e8 M* {( [. b: n
攻击型核潜艇的主力--"洛杉矶"级
% Z; a& D3 D) U2 C自从1955年美国海军拥有第一艘核潜艇以来,美国海军就一直想方设法要在核潜艇质量上超过前苏联海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海军在70年代开始建造"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
4 K3 n9 j! o# f o" g, l"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1964年开始预研,1972年开始建造,到1976年首艇建成,舷号为SSN-688,命名为"洛杉矶"号,在此以前的美国核潜艇,大多以海洋生物主要是鱼类命名,而到"洛杉矶"级时,改用美国城市来命名,与美国以往命名巡洋舰的方法相同,这表明美国海军开始把核动力攻击潜艇当作舰队的主力来看待了。
' U2 T. u+ V+ i( a: n+ l$ p"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设计之初,正是美国海军上下进行潜艇"高速型"和"安静型"争论之时,当时两种设计思想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于是只好设计建造体现两种设计思想的两级潜艇:安静型的利普斯科姆级和高速型的洛杉矶级,经过试验,美国海军接受了高速型的"洛杉矶"级。其实"洛杉矶"级的获胜并不是单纯追求高速的结果,而是较好地处理了高速与安静的关系,使潜艇的最大航速在降低噪音的基础上达到最大的结果。 1 ?' _7 z+ ?( `
"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水下最大排水量是6900吨,艇全长为110.3米(部分艇为109.7米),宽10.1米,水面状态时的吃水深度为9.9米,下潜深度为450-480米,动力装置采用一台S6G型压水型反应堆,两台蒸汽轮机,总功率3.5万马力,水下最大航速为32节,反应堆的核燃料使用时间为10年。艇上的武器有四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MK-48型线导鱼雷和"沙布洛克"潜射反潜导弹。在服役过程中,该级艇的大部分艇又进行了改装,加装了四具"鱼叉"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管和八具"战斧"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管,使该级艇具有水下发射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进行反舰作战和对岸攻击的能力。
3 t9 L% m& z3 l, N2 |, y( o贴子相关图片: 8 r' g3 Z% W/ Q9 @5 ?

: l/ l" j4 A$ t9 Y5 A" d现代核潜艇无一不在降低自身的噪音上下大功夫,"洛杉矶"级在降噪上,率先采取了一些后来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比如,它采用了具有自然循环能力的S6G型压水堆,在低速航行时,不使用反应堆的主循环水泵,消除了艇上最大的噪声源;采用先进工艺精心加工减速齿轮箱,并对减速齿轮箱和所有的辅机设备采用减震隔震技术;对艇体外形和指挥围壳(潜艇的舰桥)应用流体力学原理进行精心设计,以减少水动力噪声等。这些措施使得"洛杉矶"级在安静水平上比前一代核动力攻击潜艇有了较大的进步,比美国海军的主要对手--前苏联海军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则有相当大的优势。
2 q" D l M+ }' s, p* B; f( C"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在海军舰队中的用途主要是进行反舰和反潜作战,因此,它装备了先进的水下探测设备用来发现敌舰和敌潜艇。它的声纳是美国海军70年代的AN/BQQ-5型综合声纳,这种声纳把主动声纳、噪声测向站、拖曳声纳、水下通讯声纳、被动测距声纳和目标识别声纳、本艇噪音监测声纳等多部声纳综合到一起,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在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敌水面舰艇和水下的潜艇。综合声纳的最大探测距离达180公里,为潜艇进行远距离隐蔽攻击提供了准确的信息。除了先进的综合声纳外,"洛杉矶"级潜艇还拥有完善的电子对抗设备,尤其是它装备的水下声学对抗设备能够提供躲避和干扰敌方音响鱼雷的能力。
) I# ]9 q5 n7 ?) S# f$ Q% w/ o! g4 G4 b贴子相关图片:
3 v8 T9 o5 d# t, z H) I, T % Z6 }5 g" @# H. k- b0 G, _
作为一艘攻击潜艇,"洛杉矶"配备了强大的武器,艇上原先装有4具533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除了可以发射533毫米口径的MK-48线导鱼雷外,还可以发射"沙布洛克"反潜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沙布洛克"是一种远程弹道式反潜导弹,战斗部为核弹头或MK-46鱼雷,最大射程为56公里。有意思的是,"洛杉矶"级的鱼雷发射管不像以往的潜艇那样安装在艇首并指向艇的前方,而是安装在潜艇的中部指向艇的侧前方,这是因为美国潜艇在60年代以后普遍安装了大型的声纳,占据了艇首的空间,而现代潜艇装备的又是不需要直接瞄准的线导和声自导鱼雷,发射鱼雷时潜艇不必再转动艇体对准目标,无论在什么方位,鱼雷会自动射向目标。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海军开始在该级艇上安装了八具"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管和四具"鱼叉"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管,这些发射管安装于潜艇的压载水舱中,不占用艇体内部空间,从而避免了增加武器的拥挤现象。
8 p, M5 ]& w& s8 I9 ^7 ~"洛杉矶"级的使命是多元的,作为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潜艇,它可以执行的任务也是全面的,包括反潜、反舰、为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护航、巡逻和对陆上目标进行袭击。
0 F6 q" {) O* s. t# P. H$ o贴子相关图片:
8 _& f8 Y" L% J
/ K4 O& f* w5 n0 c7 R3 E"洛杉矶"级的第一大任务就是反潜。"洛杉矶"级自身的低噪音和较高的探测性能,使得它在水下世界的对抗中,占有极大的优势。美海军声称,"洛杉矶"级的自身噪音要比前苏联的核潜艇低一个数量级,在水下航行时,往往是"洛杉矶"发现了对手而对手浑然不知,这如果是实战,对手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5 x* j; ~" ]" Y/ S) s/ k: Q"洛杉矶"级的第二个任务是反舰。由于该级艇水下速度高达32节,噪音又小,可以隐蔽而高速地跟踪前苏联的水面舰艇编队,机会成熟时,就可以利用其高速突破反潜警戒,发射"鱼叉"反舰导弹,攻击敌方舰艇编队中的主要目标,必要时还可以利用MK-48重型鱼雷进行第二次打击,以扩大战果。 ( w" h& J8 J. f. w' _- s; g. s
贴子相关图片:
) z0 k: a7 v$ T- T2 g - { [. j5 G# N* M
近年来,美国航空母舰特混舰队中都编有一至两艘"洛杉矶"级核潜艇,它们利用自己的高速与特混舰队保持协调,执行水下反潜任务,充当特混舰队的"清道夫"。同时,它还可以给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护航,保护弹道导弹核潜艇顺利进行发射阵位,安全发射导弹。这就是"洛杉矶"级的第三个任务--护航。 4 u: R/ i2 s4 M
加装了"战斧"巡航导弹的"洛杉矾"级还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使命。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有两艘"洛杉矶"级潜艇参与了对伊拉克的导弹袭击,攻击了伊军的重要目标,对地面目标尤其是对远距离地面目标的攻击,已经成为现代核潜艇的新的能力。 9 V/ ^2 S% v* C7 i5 x/ R- c& y
除此而外,"洛杉矶"级也可以执行潜艇的常规任务,像破交、布雷等等。
/ s+ M1 T, B4 p+ K 随着前苏联潜艇技术尤其是潜艇降噪技术的进步,"洛杉矶"级搜索前苏联核潜艇尤其是新型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如S级、M级等越来越困难,1992年2月美国海军一艘"洛杉矶"级与一艘俄罗斯的S级在巴伦支海相撞,"洛杉矶"级受轻伤,而俄罗斯的S级也受到损伤。而这次碰撞只不过是近年来美俄核潜艇多次水下碰撞中的比较引人注目的一次,潜艇在水下发生碰撞,说明双方互相没有发现,也说明前苏联潜艇的噪音水平也达到与美国最先进的潜艇几乎是并驾齐驱的程度,"洛杉矶"级在水下世界的竞争中已经不占绝对优势了,这也是促使美国海军下决心加快研制"海狼"潜艇的原因之一。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对象由前苏联海军转为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海军,作战海域由声学条件尚好的大洋深处变为声学条件复杂的沿岸的浅水区域,反潜作战的目标由核潜艇变为噪音更小的常规潜艇。而冷战专用品"洛杉矶"级在这种变化的作战条件和作战对象面前,是否还能够胜任美海军赋予它的任务,则是美国海军内外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 v6 `2 Y. ^! V5 r% }贴子相关图片: * F; k: j4 U* t/ u7 C

( E; q9 h, V, E& U& U+ y, i小鹰级航空母舰
2 |! _ |6 s9 _" E+ }在50年代,美国建造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被称为“超级航空母舰”,但在服役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不足,于是在1956年建造第5艘时,美国海军对其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并连续建造了3艘,称之为“小鹰”级(Kitty Hawk),它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常规动力航母,这3艘航母的具体情况是: ; w& C, z% ?5 ^3 O. P h# I
第1艘“小鹰”号,CV-63,纽约造船厂建造,1956年12月27日开工,1960年5月21日下水,1961年4月49日服役; ! `7 o6 @3 b0 a, L' x/ l
第2艘“星座”号,CV-64,纽约海军船厂建造,1957年9月14日开工,1960年10月8日下水,1961年10月27日服役; : n; x7 E; O; Z7 p
第3艘“美国”号,CV-66,纽波特纽斯船厂建造,1961年1月9日开工,1964年2月1日下水,1965年1月23日服役,1998年10月30日退役。
# ~3 A) B- g" P: N6 v贴子相关图片:
& C( E5 G7 o4 y# a: o
2 K8 H( T' R3 l- q% I: p- L+ w3 e“小鹰”级全长323.6米,宽39.6米,吃水11.4米,标准排水量61174吨,满载排水量分别为81780吨、82583吨、83573吨,舰上载航空燃油5882吨。主机为西屋公司的4台蒸汽锅炉,总功率280000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其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18层楼高。飞行甲板以下分为10层,1-4层为燃料舱、淡水舱、弹药舱和轮机舱;5、6层为水兵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员的住舱;9、10层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甲板以上的岛式上层建筑分为8层,自下向上依次为:消防、医务、导弹人员住舱;工具、通信及电气材料库;军官室;舰长及司令部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 Q( `* F( z; ?) t+ I/ p“小鹰”级航母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部蒸汽弹射器,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左舷1部升降机,右舷3部升降机(上层建筑前面2部,后面1部)。舰上共分为10个作战部门,即:作战、航空、航海、武器、轮机、医务、牙医、供应、安全和飞机维修,每个部门又下设若干个分队,全舰编制5480人,其中舰员2930人,空勤2480人,航母战斗群司令部人员70人。现在其舰载机联队为“标准型”配置。
( _7 T3 I" _, x, [. S/ s“小鹰”级的防空武器为3座八联装“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和3座“密集阵”近防系统。对空雷达为SPS-49(V)和SPS-48C/E(三座标),对海雷达为SPS-10F,导航雷达为LN-66和SPS-64(V)9,火控为6部MK-95。电子对抗为4座MK-36干扰箔条发射器和1部SLQ-36拖曳式鱼雷诱饵。
) T7 W! w) n( f) F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海军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是“肯尼迪”号(CV-67),它是“小鹰”级的第4艘,但由于变化稍大一些,所以国外也将其单列为一级--“肯尼迪”级,其实它与“小鹰”级是相差无几的。
0 R7 I% X! }( `2 ^贴子相关图片: ' h# Q0 }8 M/ w$ ?0 F
0 }3 y/ a& Q- u/ F3 {
“小鹰”级航空母舰主要有以下特点:
! H, P: ^! E, V 一是舰艇整体结构合理。“小鹰”级航空母舰采用了封闭式加强飞行甲板,舰体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的箱形结构。飞行甲板以下分为10层,以上分为7层。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分别为燃料、淡水和武器弹药舱,食品、办公和人员住舱,食堂,飞机修理车间,机库和作战值班室。飞行甲板以上各层则主要为舰长及参谋人员住舱、部分仓库和工作间。全舱内部舱室共1501个,生活娱乐设施较完备。
4 b6 @& K& G! f8 V' e7 A3 x; L 二是航空支援能力强。“小鹰”级航空母舰可贮备7800吨舰用燃油、6000吨航空燃油和1800吨航空武器弹药,具备一个星期持续作战能力。 2 e8 l/ a0 C0 T) G
三是电子设施完善,防护能力强。“小鹰”级航空母舰配有各种雷达发射机约80部,接收机150部,雷达天线近70部,还有上百部无线电台,同时具有2万千瓦的发电能力。舰上共设3座双联装舰空导弹发射装置,每套系统配备了40枚“小猎犬”舰空导弹,从而使航母具备了较强的防空自卫能力。 , b' |4 i5 |! X" E D1 Y% m* E' m
“小鹰”级航空母舰的不足之处是,舰载机攻击能力略差。由于少配备了1个攻击机中队,攻击能力约下降了1/4。
7 V: `3 X3 C" O- X4 }0 _ 作为美海军的主战舰艇,为保持良好的状态,“小鹰”级与其他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一样每隔一两年便要进海军船厂维修,每次维修时间为3个月左右。经过4次较大规模的大修或改装,目前该级舰加装了反潜战装备和抗导弹攻击的弹库保护系统,配备S—3A海贼反潜机和SH—3海王反潜直升机,使该级舰成为兼有攻击能力和反潜能力的多用途航空母舰。 % i. Y( X$ x2 R: H2 A$ Y, f
贴子相关图片: & E. U; P, I2 _+ D
8 {! a2 Z6 r1 r0 J
美国“基德”级导弹驱逐舰(“阿亚图拉”级) 6 l9 X7 _7 v, M! `# g/ W, s
基德级驱逐舰有时候也被称作“阿亚图拉”级,因为这些舰只最初是为伊朗国王建造的。伊朗世袭的君主制在1979年被推翻后,这些军舰被美国海军收购。
* b' E8 F5 ^6 D( ?9 K这种战舰原先的设计意图是在波斯湾的军事行动中使用,所以,“基德”级驱逐舰配备有非常出色的空调系统。 7 `4 ?: ]& N5 B5 E+ z
驱逐舰动力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应付常规战争,而不仅仅是反潜战斗,在获得“宙斯盾”巡洋舰支持的情况下,“基德”级驱逐舰有能力发射地对空导弹,如果需要的话,“宙斯盾”作战系统也可以控制“基德”级驱逐舰的导弹系统。 2 T* r/ U! `* P. c
“基德”级驱逐舰配备有先进的防空雷达系统,因而具有控制广泛海域的能力。
+ q+ a' T% {9 q# F7 f- O: W“基德”级驱逐舰具有“史普伦斯”级驱逐舰的某些外形特征,同时还混合了“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的作战系统。 / X0 S r; ~ [; H
作为一种多用途战舰,“基德”级驱逐舰可以同时应付来自空中、海面和水下的攻击。
, J) L( h& t1 w, [“基德”级驱逐舰还配备有2架海鹰直升机,2X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2X2联装MK10标准/小猎犬/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架,2X3联装MK32鱼雷管,2XMK45单127毫米炮,2座密集阵。 * M/ }" T/ m' f J% y9 k
“基德”级驱逐舰的平均造价为2500万美元。 % ]# `) g1 Z; e" T3 L
“基德”级驱逐舰已经于1998年退役。
" C' p0 _# ~4 X- u; R& ?贴子相关图片:
) Z2 Q1 g0 @% Z# D% |1 S' }
/ J$ n6 |/ \5 x( B7 w' H附:“基德”级驱逐舰规格性能:
: y, e) {; m# c/ i9 X排水量6950吨(轻载),9574吨(满载)
" L% Y. S( e. u! c主尺度171.7x16.8x9.1米
& ?& S# c) `6 J; I, t; q2 y1 u航速33节
9 T: S- y- p) O$ ], V, E4 V! g续航力6000海里/20节 ; X4 A, @; Q9 ]. o6 q1 ?( I7 R6 ]
编制编制军官24人,士兵322人
( W$ d* ] z$ v* d( Q- @7 Z飞机2架海鹰直升机 ' D: K9 A; L# l: k. R) c P
导弹2x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2x2联装MK10标准/小猎犬/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架 & z& [# }3 ~& {: T$ p; F% W' [
鱼雷2x3联装MK32鱼雷管 # @' e' u! f. `0 x1 j: y# k" u8 v
火炮2xMK45单127毫米炮,2座密集阵
- W# e2 z6 C) |% e- P贴子相关图片:
% @+ o% I' T1 o/ p5 o
% a; D( Z# P5 G
( Q+ e" A, E) |4 G p4 {% `诺克斯级护卫舰 # J5 f! a! p/ a6 N0 B6 E* S) j
诺克斯级护卫舰是以反潜武备强而闻名的。该级舰除有l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和 l座双联装MK-32鱼雷发射管(配备MK-46鱼雷)外,还搭载有 l架反潜直升机。它的反舰手段为2&127;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和 l门 127毫米火炮。该级舰的探测设备包括对空警戒、对海警戒、导航和炮瞄雷达各 l部,以及舰首和拖曳线列阵声纳各 l部。另外,舰上载有较为先进的指挥控制和电子战设备。 % `" a* G0 G% W. w
该级舰共建造了 50艘。其首制舰于 1965年10月动工兴建,1966年l1月下水,1969年 4月加入现役。诺克斯级舰长 134米,宽14.3米,吃水 4.6米;标准排水量 3010吨,满载排水量 3880吨;动力装置仅有 l台蒸汽轮机,总功率3.5万马力,最大航速 29节;按22节航速计算,它的续航力达 4000海里。台湾海军已向美国租借了6艘该级舰。 2 i) Q' o2 a y' G& g' c
贴子相关图片:
: E; d8 h+ `5 q 3 D4 G$ x( R8 v' S- A7 S+ R. u
贴子相关图片: 0 v* t# _* M" N* D
8 |9 v: g# w O- n8 h! f6 {
3 @" d' I( l: |' r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WASP)(美国) - e" [+ F7 _ T; b+ v
“黄蜂”是一级多用途的两栖攻击舰,也是美国海军第一级专门为携带新型气垫登陆艇和改进型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而设计的两栖攻击舰。其总体设计类似于塔拉瓦级,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战舰。首舰1989年7月服役。
: }; A7 @# A& Q$ ?! _) K排水量: 40500吨(满载)
* j( S! U& d# }全长:257.24米 3 i9 b' o$ T; J' ]4 U
全宽:42.7米
. w* O( k J D* x" G3 _吃水:8.31米
* W; q; f R& H$ i7 C飞行甲板的长宽为:249.62x 32.31米 ; a/ `$ ^. G# ]# ~0 Z+ d* b" x
主机:V2M—VS锅炉和一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26.1兆瓦蒸汽轮机,并通过2个减速齿轮箱与推进轴相连,双轴推进的总功率为52.2兆瓦。
9 D4 @! Y8 Z M" a最大航速:22节。 3 m M: V3 i& w X w9 a
续航:9500海里/18 节 S* r* @, ^& z/ Z8 ~/ O
武备:2座6联装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2座密集阵近防系统。 ' b- T4 C- C; x
雷达:采用ITT公司的SPS 48E三坐标1雷达,E/F波段,搜索距离402干米。SPS 49远程对空搜索C波段雷达、搜索距离457千米。SPS 67对海搜索G波段雷达、SPN 40飞机着舰引导雷达、2部Mk 23搜索/;跟踪D波段雷达、Mk Xm敌我识别系统和3部VPS 2搜索/跟踪Ku波段雷达,此外还有UPX 24询问器 / e* F, ]6 C. a, r4 Q+ o( c1 |
电子干扰:SLQ 32(V)3电子战系统,SLQ 25水精鱼雷诱饵,4座ROC干扰发射器。
1 v& {/ ]' j" \. L/ {2 _命令控制系统: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和SYS 2自动探测和跟踪系统
. x* A* @ R& T5 B6 R" R9 J飞机:在两栖作战时,可载42架CH—46直升机和6架AV 8B鹞式飞机;执行制海任 " ~: G1 h0 Y0 b+ f: b* S- c" v; z6 L
务时,载20架AV 8B鹞式飞机和6架SH—60B/F直升机;混合装载的直升机包括CH—53D“海上种马”、CH—53E“超种马”、C11 46E“海上骑士”、UH lN“双休伊”、AH—lT“海眼镜蛇”和SH60B“海鹰” . I. O, W4 ^, z& W3 h3 y, N, ~
编制:3200名战斗人员,包括舰员、陆战队员和编队指挥人员。舰员的编制1085名,其中包括98名军官。搭载陆战队员为1870名(1个加强营)及其全部装备
, {/ W* y4 `$ n9 E0 C; L" O装载:舰上坞舱可以容纳3艘气垫登陆艇或12艘LCM—6型机械化登陆艇,也可以装载通用登陆艇或履带式人员登陆运输车。 " E) d: d: R% S* U
贴子相关图片: $ E! q9 `- s9 W0 p7 Y- F

) A; ~0 q; ]7 Y5 N: T. ]
8 I) V! ~; p' ?1 j舰名 舷号 建造厂 动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A/ A% U' r% W+ W* q
黄蜂 ? LHD 1? 英格尔斯船厂? 1985.5.30 ?1987.8.4 ?1989.7.29?? ) _- c; H- B6 p. J0 b
WASP
' Y% I% H$ F2 X7 {$ j A, Q5 G埃塞克斯 LHD 2? 英格尔斯船厂? 1989.3.20 ?1991.1.4? 1992.10.17
% C' z. u S' A/ L$ nESSEX v9 x7 G# f9 n: D* f
卡尔萨基?LHD 3 ?英格尔斯船厂? 1990.2.6 ?1992.3.26? 1993.10.16
; X" L$ K J. nKEARSAGE
6 D8 N' B% E0 T' N; [+ Z& d拳师 ? LHD 4 ?英格尔斯船厂? 1991.4.8 1993.8.13? 1994.12?? [4 X; K4 j/ r/ i* J4 U
BOXER
" O. g4 O, b: Q: R( {4 E巴丹 LHD 5 ?英格尔斯船厂? 1994.4? 1996.3 ? 1997.5 : p+ [& v$ n4 k9 `& P/ }, f6 g- E
BATAAN
6 @8 w2 C) o- p8 g6 \好人理查德 LHD 6 英格尔斯船厂? 1995.4? 1997.3? 1998.5??
4 K! [. r4 U5 ?0 @$ |& g+ qBONHOMME RICHARD
; Z3 e0 \* k0 a2 z" _' z硫磺岛?LHD 7?英格尔斯船厂? 1997.12.12? 1999.9? 2001.2?? 8 E6 r8 R5 o; N
IWO JIMA - k" A4 |$ v) ]0 b
—? LHD 8? 英格尔斯船厂? 2001.6? 2003.4 ? 2005.1??
. D) `8 k3 T$ u, ], P% G满载排水量:40 532t。 3 D T7 x6 `4 n9 X
轻载排水量:28 233t。 ' o+ r4 n; \4 Z3 ~" t4 [
舰总长:257.3m。 ) |( b G% y& b4 |( j |2 y
水线长:240.2m。
" p0 @3 V6 K3 N; f舰总宽:42.7m。 $ ?5 K# M/ Q' O1 I9 `) P0 j3 Y
水线宽:32.3m。 % }; f" m' v7 e6 D: v
吃水:8.1m。 ; n4 M9 F+ Q% C8 V% _4 s1 @
飞行甲板:长249.6m, 宽32.3m。 , |3 C& v- Y7 i" C! N
航速:22kn。 ! l4 t0 J c6 ?6 }+ G" u
续航力:9 500n mile/18kn。 , S9 J! _2 K2 b2 p7 a/ ]7 d/ ^
人员编制:1 077人(其中98名军官)。 G: c2 d1 V- c4 f( ~6 L
贴子相关图片: ( z9 X% S0 m" ~; E7 F3 K# x" u
% B5 {% p d2 n7 {" P
军运能力:1 870名海军陆战队员,12艘LCM 6登陆艇或3艘气垫登陆艇(LCAC),载1 232t 航空燃油,4艘大型人员登陆艇。?
; V3 P; \% F4 K' C0 d5 U0 O% l动力装置:2台燃烧工程公司的锅炉,压力4.15MPa,温度 482℃;2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蒸汽轮机,功率52.2MW(70 000马力),双轴。?
) Y; c3 E, s4 a) ]导弹:2座雷声公司的八联装GMLS MK 29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16枚“海麻雀”导弹, 半主动雷达寻的, 射程14.6km, 飞行速度2.5Ma, 战斗部重39kg。2座通用动力公司的 MK 49“拉姆”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每座发射器21枚导弹,被动红外/主动雷达寻的,射程9.6km,飞行速度2Ma,战斗部重9.1kg,在首和尾安装了GMLS。?
6 q9 [/ p( t5 k2 k0 O" Q% T舰炮:2或3座通用电气/通用动力公司的6管20mm MK 15型“密集阵”火炮,射速3 000发/min(Block Ⅰ 4 500发/min), 射程1.5km。 4或8挺12?7mm机枪。?
4 x, O$ F: @- {对抗措施: 4或6座洛拉尔·海柯尔公司的6管SRBOC MK 36型固定式诱饵发射装置, 发射红外曳光弹和箔条弹, 射程4km。 SLQ 25“水精”鱼雷诱饵系统,北约“海蚊”SLQ 49干扰浮标, AEB SSQ 95,SLQ 32(V)3组合式雷达侦察、干扰和欺骗电子战系统。 T! B* e m7 S7 E* `& v# s! x7 |
作战数据系统: 1997年装ACDS BlockⅠ(LHD 1),Block 0(其余)。两栖战综合战术数据系统(ITAWDS)和海军陆战队两栖战术C2系统(MTACCS),4A、11、14和16号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SSR-1卫星通信接收机,WSC-3(UHF)、USC-38(EHF)、SMQ-11气象卫星接收设备。?
8 ~, b+ a& @' H6 s; S火控系统:2部MK 91 导弹火控系统,SYS-2(V)3综合自动检测与跟踪系统(IADT)。? . P5 P, V: g6 ]( w8 a# l) c# ]4 a
雷达:对空搜索——休斯公司的 SPS 52C 三坐标雷达(LHD 1号舰), E/F波段, 搜索距离439km。 ITT公司的SPS 48E 三坐标雷达(除LHD 1号舰外), E/F波段, 搜索距离402km。 雷声公司的SPS 49(V)9雷达, C/D波段, 搜索距离457km。休斯公司的MK 23目标捕获系统(TAS), D波段。?
( c% E" T( C: O0 } u对海搜索——诺登公司的SPS 67雷达, G波段。? ) G* e' L( I$ u* k9 g2 L- g
导航——SPS 64(V)9雷达, I波段。 SPN 35A飞机进场控制雷达,SPN 43B空中交通管制雷达,按需要安装SPN 46。?
$ M- f! f5 \. w7 N j( ^& [: c* G火控——2部MK 95雷达, I/J波段。?
- b5 \" [1 K, u“塔康”——URN 25战术导航系统。?
2 F E6 ^1 E5 U2 ?3 e5 l4 c w0 v敌我识别——CIS MK XV UPX?29型。? $ A' s$ h$ \, _$ P2 e7 a$ I' v' o( d: r
贴子相关图片: & w; J& D& O# q$ l# X0 {) R9 z# @
( U1 l# v, N; e$ R9 I- e! Q0 h3 _
3 O& f; S' `) {2 O% O& G
[ 本帖最后由 ☆阿桑哥☆ 于 2007-5-18 16: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