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5|回复: 8

平民生活中最真实的东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4 21: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铁锁与带铃铛的钥匙 看那钥匙的形状和上面的刻纹,充满着神秘、敬畏,就连那铃铛,豁口的长缝成了可能张开的血盆大口,凸起的两眼和额上的纹以及那所系的红编绳,成为“一条诡秘的蛇”。


门环 成双成对的,开开合合,出出进进,推推拉拉,敲敲打打,时光流逝着,生命磨损着也繁衍着,无论是人是物,相互都刻上了年轮。


有喜字的烛台 铜质。婚庆所用。从烛台口径测度,那结婚时点燃的蜡烛很粗,让人经历幸福、快乐、梦想和爱情的时间慢一些、久一些,如同很粗的慢慢燃烧的蜡烛。人一生,这样的时间本是不多的。


三足的汽灯 铁质。汽灯,白热照明灯具的一种。点着以后,利用本身的热量把煤油变成蒸气,喷射在炽热的纱罩上,发出白色的亮光。


大底盘的油灯 铜质。灯芯,也称炷,从那油壶嘴探出,点燃以取光明。灯立柱的曲把儿,有一直的空空管,想必可以插上什么东西,插什么?作什么用?


依大车的耢 “平整土地用的农具,长方形,用藤条或荆条编成。功用和耙差不多,通常在耙过以后,用耢进一步平整土地,弄碎土块播种机


腰铺村最有学识的老人热情招待我们,拿出上好的白酒,从瓶里先倒入几个小酒杯,亲自把酌,要连干三杯才算数。酒足饭饱,但二话没说,开始了这些农具的拍摄,仍是由那最有学识的老人陪伴着。


木质尽露的风车 现存丁村民谷博物馆,为清末民初的加工稻谷去秕的农具。


有铁箍和铁环的石磨盘 把心情的对象即最能激起人的情感的事物当作自己的对象,不管那对象是人、是物。其实,我看出来,物里有人,人里有物。


仓房门口的背篓 竹质,由竹篾,竹片多层编制加固,经年不毁。


砖模子 铁铲 模子,木质,坐砖坯用。


窗台上的木槌 木质,不知何用。从槌体三个凹陷的大坑,看出它做了不少工,才“瘦”成这样子。把儿,留住了手汗,一缕微光投下,将它和它周围的一切刻入了人的记忆。选择拍摄对象,也是在选择记忆——人不该忘却的记忆


双提把的铜锅 俗谓釜为锅,乃烹煮食物之器。此件,提把与锅靠粗铜条穿孔绑捆而结成,见出工艺的简略。但简略中,不乏透出那造型上的朴素与浑然,甚而更有其生活底层用具的自然与牢靠。


臼杵 天道有情,相信世界上没有真正百无一用的废物,关键看用在何处,如何用。


红纹白地的老碗 瓷质。盛饭菜的食具。久违了,这碗,这碗边熟悉的图纹。五十年前的情景忽然唤醒,那时和父母、哥哥姐姐围着破旧而低矮的饭桌,坐小板凳,用这样的碗,吃着葱花炒窝头,真香啊。


小油篓子 荆条编织。盛油或酱菜用。


筷子筒(方形) 还在使用着。将普通平凡的事物,增加意义,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生命


灰砖白壁中的织布机 木质。清末民初所用。这儿有民谣戏说织布:“脚踏的一州两县,身坐的金龙宝殿。手拿的苏州干鱼,口抽的夏县挂面。”一州——谐音舟,指坐着织布如踩舟。

发表于 2007-12-24 22: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最后一个织布机以外,奶奶家好像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22: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用的才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23: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奶奶家里就有一台这样的织布机,记忆里还有姑姑拿着梭 来回穿梭的织布,而这一切却越来越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1: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没在现实中见过,饱眼福。" />

[ 本帖最后由 丹彤小妹 于 2007-12-24 16:3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2: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都是在电视中看见的,
现实中没见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几个以前见过
臼杵家里还有一个........
但是是才做了几年的
以前那个旧的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21: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朴!!怀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13: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见到了,绝大部分没见过实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